久热精品在线视频,思思96精品国产,午夜国产人人精品一区,亚洲成在线a

  • <sub id="y9mkp"></sub>
    <sub id="y9mkp"><ol id="y9mkp"><abbr id="y9mkp"></abbr></ol></sub>

    1. <style id="y9mkp"><abbr id="y9mkp"><center id="y9mkp"></center></abbr></style>
      <legend id="y9mkp"><u id="y9mkp"></u></legend>
      <s id="y9mkp"></s>

      P2P網絡借貸、流動性風險與宏觀審慎政策

      李建強; 張淑翠; 趙大偉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 北京100800;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yè)發(fā)展研究院工業(yè)經濟研究所; 北京100846

      關鍵詞:p2p網絡借貸 流動性風險 宏觀審慎 金融穩(wěn)定 金融監(jiān)管 

      摘要:目前,P2P網絡借貸平臺合法合規(guī)發(fā)展已成為重要問題。本文依據中國P2P網絡借貸平臺特征事實,構建動態(tài)隨機一般均衡模型,模擬分析P2P網絡借貸經濟影響、風險機理及宏觀審慎政策有效性。研究結果表明:(1)P2P網絡借貸在提高金融滲透率、促進金融普惠的同時,也放大了信貸波動,增加了銀行體系外的金融脆弱性;(2)P2P網絡借貸行業(yè)存在適度最優(yōu)規(guī)模邊界,無序發(fā)展不利于社會福祉提高;(3)與P2P網絡借貸行業(yè)規(guī)模過度相比,平臺債權轉讓模式流動性風險更嚴重;(4)在監(jiān)管非對稱下,P2P網絡借貸削弱了宏觀審慎政策有效性。因此,擴大宏觀審慎政策框架覆蓋范圍,將P2P網絡借貸納入宏觀審慎政策框架,與P2P網絡借貸行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并非對立關系,一定程度上可平抑信貸波動,提高宏觀審慎政策有效性。

      當代經濟科學雜志要求:

      {1}以最恰當、簡明的詞句反映論文、報告中的最重要的特定內容,題名應避免使用不常見的縮略語、首字母縮寫詞、字符、代號和公式等。一般字數不超過25字。

      {2}本刊對所有稿件有刪改權,如不同意刪改,請投稿時注明;切勿一稿多投,來稿一律文責自負。

      {3}本刊因發(fā)展及宣傳需要,有權入編各類數據庫,作者如不同意將論文編人數據庫,請在來稿時聲明,本刊將做適當處理。

      {4}來稿所涉及的項目如果為國家或地方基金課題,請在來稿中注明課題項目、編號、來源,本刊將優(yōu)先錄用。

      {5}來稿所關涉的課題及向有關人員表示的謝忱等內容,應以腳注①的形式標在正文首頁下方,同時注明課題的批準編號。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當代經濟科學

      CSSCI南大期刊
      1-3個月下單

      關注 12人評論|1人關注
      服務與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