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20 02:24:1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語法教育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小學英語教學,是通過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基本的聽、說、讀、寫訓練,使學生打好語音、語調基礎,掌握一定的詞匯和最基本的語法知識,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日常會話能力以及拼讀、拼寫能力。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使他們喜歡英語并善于運用英語,為學生之后繼續(xù)學習英語奠定初步基礎。
多媒體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對我們的社會已經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人們的行動、生活、思維方式都已隨著這一新興技術的產生和發(fā)展而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同時也引起教育領域的深刻變革。在教學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并不斷發(fā)展的今天教育論文,多媒體輔助教學改變了由粉筆、課本與老師口述所構成的傳統(tǒng)英語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中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龍源期刊。
一、小學英語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內涵
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即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或簡稱多媒體技術,對文本(text)、圖形(graph)、靜止圖像(still image)、聲音(audio)、動畫(animation)和視頻(video)等信息具有集成處理的能力,是在計算機平臺上對信息載體,包括圖形圖像、音頻、視頻、文字的收集、加工、處理和再現(xiàn),使信息表達更具綜合性和表現(xiàn)力,可以充分調動參與者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為學習者進行知識學習提供一個全方位英語學習的交互環(huán)境。
多媒體教學正是利用了多媒體技術容量大、全兼容和交互性強等特點,將各種教學信息以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的形式展示給學生,能夠較好地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并調動其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同時,能夠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增強課堂教學的密度,提升教學質量。多媒體英語教室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借助它能為學生提供一個全方位、個性化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并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接受刺激,這必將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多媒體技術把抽象的教學內容賦予形聲兼具教育論文,生動活潑的表現(xiàn)形式,教學活動變得情景交融,不僅增強了學生的感知力,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而且對英語的認知和表達也更加準確。
二、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運用多媒體技術對文本、聲音、圖像、動畫等綜合處理能力及其強大交互式特點,編制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將抽象枯燥的學習內容轉變成形象有趣、視聽兼容的動感內容,能創(chuàng)造一個圖文并茂、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多媒體教學中栩栩如生的圖片,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輕松歡快的歌曲、chant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并為新課教學做好鋪墊,加深學生的印象;精心設計的Flash游戲對于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復習鞏固新知識起到了積極作用,可謂“一舉多得”。
(二)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
一個生動的教學過程通過多媒體表現(xiàn)出來,勝過教師“一言堂”的授課方式。多媒體能夠形象地突出課程的教學重點,使學生的學習任務變得明了,教師的教學變得更加簡練,課堂教學變得高效。老師們都有這樣的同感教育論文,有的老師表示:學生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聽”來的忘得快,“看”來的忘得慢,“聽說看做”結合起來的記得牢。多媒體通過學生視覺與聽覺雙重刺激,加快了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認知理解和綜合運用,增強了學生運用英語的意識,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龍源期刊。
(三)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利于多元化教學
傳統(tǒng)課堂教學由于受時空的限制和評價標準的制約,學生往往局限于課本或教師的教學思維框架之中,思維的發(fā)展與突破被遏制。現(xiàn)代的多媒體課堂打破傳統(tǒng)以“教師主動說學生被動聽”的課堂模式,課堂的重心轉移到“學生學”,成功發(fā)揮了教師“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教學安排以“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智慧,達到讓學生自主學習”為目標。由于網絡資源的共享性和無限性等特點,可以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由于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都是不同的,所以對于知識的掌握和學習經驗的積累也是多元化的,而多媒體課堂恰恰可以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的學習空間,有助于多元化教學和學生的多元化發(fā)展。
(四)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利于學生口語的交際練習
當今社會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一大優(yōu)勢就是高效快捷地幫助教師傳遞大量教學信息,讓學生有空間進行語言實踐教育論文,有利于提高學生真正運用英語的能力。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可考慮從教學目的出發(fā),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編排和認真篩選,力爭從有限的教學時間中合理地壓縮出時間供學生開展口語練習,讓學生領會到英語學習并非枯燥無味的任務,而是一種樂在其中的有趣活動,真正做到寓教于樂,切實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五)多媒體英語教學有助于教與學的互動反饋
學生借助多媒體技術在學習中可以及時將意見反饋給老師,教師則可以根據學生的合理意見適時調整教學內容,實現(xiàn)教學的良性互動。同時,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和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和學習進度,使學生在'學中樂,樂中學'。
三、多媒體技術給英語教師的啟示
多媒體技術已在學校教育得到廣泛應用,教師的“教書匠”功能正在降低,教師的課堂引導角色越來越凸顯,教師課堂教學的一部分工作也已被多媒體所代替。然而,即使有最先進的多媒體教學工具,教師在英語課堂上的作用仍是計算機無法替代的龍源期刊。多媒體只是一種教學輔助工具和手段,教師們應謹記任何時候都是為了教學而使用多媒體工具,而不是為了使用多媒體工具而教學。因此教育論文,多媒體的使用取決于教師,教師應懂得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需求把多媒體技術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有機結合起來。
總之,我們對多媒體要有正確的認識并加以合理使用。既要看到其長處,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勢,全面服務于教學;又要了解其缺點,合理適度的運用,切勿盲目依賴多媒體技術。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每位老師應該不斷探索,合理運用好多媒體教學手段,努力將多媒體技術與傳統(tǒng)英語教學相結合,為學生創(chuàng)造繽紛多彩的學習情境,使小學英語課堂真正達到最優(yōu)化,進而使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得以最大限度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徐丹,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優(yōu)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2002.3.31[2]曹金鑫、李小君,多媒體課件制作的誤區(qū)及其對策
[3]黃凱艷,多媒體技術與英語教學,2002.3.29
懲罰是一種不得已使用的教育方法,所以必須具有教育性。懲罰教育是為了幫助學生改正錯誤,促進學生更好發(fā)展,在懲罰方式上必須是以教育為目的的,在懲罰時學校和老師要做到對事不對人。此外老師懲罰的方式要結合學生的性格、年齡、性別等,要在學生接受的范圍內。在懲罰教育中老師要明確的一點就是懲罰不是讓學生痛苦,而是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改正錯誤,達到教育的目的。懲罰是為了維護正常教學的管理秩序,老師在懲罰學生時必須一視同仁,懲罰作為一種教育方式要充分的發(fā)揮其教育功能,不僅是對犯錯的學生進行教育,也是對其他的學生起到預防的作用,讓學生不再違反學校禁止的行為。在我國的懲罰教育實踐中,還存在很多懲罰目的違背了教育原則,老師懲罰學生完全是為了發(fā)泄自己的情緒,還有部分老師將懲罰作為提升學生成績,強迫學生學習的工具,忽視了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還有的老師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犯錯時可以被原諒的,對成績差的學習懲罰力度就會很大,這些和教育為目的相違背的懲罰,都沒有將學生作為教育的出發(fā)點,這些缺乏教育目的的懲罰會讓學生厭惡學習,憎恨老師。小學階段的學生正在人格形成階段,不使用正確的教學方法,會給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帶來影響。
1.2將愛作為基礎進行教育懲罰實踐
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礎就是要熱愛自己的學生。懲罰的目的不是為了打擊和傷害學生,而是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及時改正,并在今后不會再犯。要想讓學生在內心中接受老師的懲罰,老師必須要具備一顆愛學生的心,只有愛,才能在懲罰時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所做的都是為了自己好,心甘情愿的改正自己的錯誤。老師只有愛自己的學生才會深入到學生中間,去和學生交流溝通,認真地去傾聽學生的心聲,了解每位學生的特點,幫助學生分析問題,解決麻煩,由此還能夠創(chuàng)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防止產生一些誤會和隔閡,走入到學生的內心世界。同時學生也會感受到老師的溫暖和關愛,尤其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剛剛進入到新的學習環(huán)境,接觸到新的同學還有很多的不適應。包含愛的懲罰教育會將懲罰圓潤,讓學生更容易接受。老師懲罰的出發(fā)點是為了學生,并且懲罰之后,老師也要關心被懲罰的學生,不能不理不睬,讓學生感覺老師對自己已經失去信心了,甚至自己覺得自己是個壞學生,受到懲罰的學生心里會很復雜,老師要關注他們情緒的變化,發(fā)現(xiàn)學生有負面情緒就要及時的去溝通,用自己的情感去開導學生,鼓勵學生不斷進步,在班級上不能讓其他學生嘲笑他們,還要引導全班學生多關心他們,讓他們沒有失落感,在懲罰中以情來感化學生,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1.3教學懲罰是德育方式而不是智育方式
素質教育已經倡導了數年,但是現(xiàn)在學校和家長還是將成績作為學生能力的衡量標準。在教育中學校重視學生的智育發(fā)展,忽視了學生思想道德和價值觀的發(fā)展。為了提升學生的成績,老師會采用各種教育手段,懲罰當然也就包含在其中,成為了逼迫學生學習的工具。在智育方面學生受到的懲罰非常常見,比如,學生回答不出問題就會被罰站;一個字聽寫錯誤就會要求寫上一百篇。懲罰是對集體或者是個體出現(xiàn)的違規(guī)行為進行批評和更正,目的是制止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為德育教育采取的一種方式。小學生的智育程度由于各種環(huán)境的不同本身就是存在差異的,小學生的思想還沒有發(fā)展成熟,如果由于學生成績不好就一直受到懲罰,學生會不自覺的產生自卑感,并在學習上喪失積極性,對學生才生畏難情緒。在小學教學時老師要尊重學生智育上的差異,不能發(fā)現(xiàn)問題就用懲罰去打擊學生。學生是因為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習慣上出現(xiàn)的問題導致成績一直不好,老師可以采取適當的措施進行懲罰教育。
一中小學義務的來源
依據一般法理,普通法律主體的義務有兩個來源:法律和道德,但某些主體例如行政主體則遵循“法律無規(guī)定即為禁止的”原則行使權力,相應地其義務也以法律規(guī)定為主要來源,學校義務的來源和其法律地位密切相關,在法國,學校是作為公立公益機構存在的;在日本,學校的公務性也有明確規(guī)定,《日本教育基本法》第6條規(guī)定“法律所承認的學校是具有公共性質,因此除國家或地方公共團體外,只有法律所規(guī)定的法人才能開辦學校?!苯逃顒拥墓珓招砸褳槭澜绺鲊毡榻邮?,《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教師地位的建議書》中明確指出:“教育是有關一般公共利益的帶根本性的事業(yè),國家應把興辦教育視為一種責任”。在我國,中小學依其活動的主要內容而言,是國家實施教育職責的專門場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以下簡稱《教育法》)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國家制定教育發(fā)展規(guī)劃,并舉辦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我國法律、法規(guī)對教育的公務性也有相應規(guī)定:原國家教委《關于當前義務教育階段辦學行為的若干原則意見》中指出:“實施義務教育,主要是政府行為;我國普及義務教育以政府辦學為主,主要依靠公辦中小學?!?。中小學依相關教育法律、法規(guī)行使權利應視為是行政主體的活動,學校作為行政主體與其他分擔政府統(tǒng)治職責的行政主體相比,更多的體現(xiàn)為公益性,其依法履行職責的行為是一種公務行為,但這種行為不是單純的命令與服從,管理與被管理關系,其目的是增進公益和提供服務的活動,也即是非權力性公務,這在我國法律規(guī)定中也有體現(xiàn):其他行政主體,法律規(guī)定其行使的是“職權”;而教育法中則規(guī)定“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都享有“權利”。中小學義務以法律規(guī)定為主要來源。目前我國已經建立起了一套比較完善的教育法律體系,以《憲法》為根本,《教育法》為核心包括《教師法》、《高等教育法》、《職業(yè)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相關教育法規(guī)。其中對中小學義務也有明確規(guī)定,這即有利于學校適當履行其義務,更益于受教育者權益的保護。
二、中小學義務的內容
義務作為法律關系內容的構成部分,在不同的法律關系中其范圍也是大相徑庭的,學生與中小學之間的法律關系是確定學校義務的基礎,學校是行政主體,也是行政相對人和民事主體,但在實踐中往往是把學校的多重身份一元化為民事主體,而忽視了真正體現(xiàn)學校性質的行政主體的資格;法律關系的形成離不開相應的法律調整,學生與學校之間的法律關系是基于憲法有關教育的規(guī)定及相應教育法的調整形成的教育法律關系,
依據現(xiàn)行的教育法律體系,中小學義務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執(zhí)行國家教育教學標準,保證教育教學質量,完成教育教學任務。這是學校義務的核心,其他權利和義務均是該義務的延伸和保障,《教育法》第五條規(guī)定:“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yǎng)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边@一義務貫穿于整個教育法律體系,《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三條規(guī)定“學校應當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對未成年學生進行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以及社會生活指導和青春期教育?!薄督處煼ā返诎藯l,《義務教育法》第三條,也都有類似明確規(guī)定。(二)保護受教育者的生命、健康權學校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由教育法律調整形成的,該義務就學校而言主要應指其在行使權利時無違法侵犯學生生命健康權的行為,那種認為學生在校受到的任何人身傷害都應有學校負責的觀點并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學校對學生人身傷害負責的前提是其有過錯,需要明確的是,由于受教育者的人身、認知狀況不同,我國教育法律也有不同規(guī)定,其中對作為社會弱勢群體的未成年人保護更有力些;《教育法》第八十一條:“違反本法規(guī)定,侵犯教師、受教育者、學?;蛘咂渌逃龣C構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失、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七條:“學校和幼兒園安排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參加集會、文化娛樂、社會實踐等集體活動,應當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防止發(fā)生人身安全事故”。(三)尊重受教育者受教育權、人格權的義務受教育權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無正當理由不得隨意剝奪,《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四條:“學校應當尊重未成年學生的受教育權,不得隨意開除未成年學生”;學生的人格權包括名譽權,榮譽權、姓名權、肖像權等,學校在行使其權利時,不得侵犯學生的各項人格權,《教師法》第八條,三十七條的規(guī)定禁止教師體罰學生,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人格;《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五條:“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義務教育法》第十六條也有類似明確規(guī)定。(四)正當行使權利的義務中小學的職責較為特殊,其義務內容不獨限于法定的范圍,還應包括行使權利的不當,史尚寬在論及公務員違法行為時認為“公務員違背職務之行為,其行為無須為其義務,只須有權為之為已足”。作為公務活動,學校及其教育人員如何行使權利才是正當?這不僅僅是個法律問題,對教育人員的道德修養(yǎng)也提出了較高要求。教育法律、法規(guī)對學校的義務尚有其他規(guī)定,但就其宗旨而言莫不是圍繞以上問題展開,隨著我國教育法律體系的進一步完善,中小學的義務也日漸明確,這對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和學生權益的保護將有積極影響。
首先,把法律實踐教學納入到法學院課程設置的強制性規(guī)范中。眾所周知,聞名遐邇的美國律師協(xié)會,其旗下設有一個理事會(后稱“美國律師協(xié)會理事會”)。該理事會接受美國政府委托對全美法學院法律教育進行管理。理事會的法學院行政管理規(guī)則規(guī)定:法學院在課程設置上必須要有課外教學活動,諸如社會法律服務公益性課程和律師技能的培訓課程。由上可知,法學院是否開設實踐性課程已經不是校方辦學理念和學術自由的問題,而是國家管理的強制性規(guī)定。如果法學院無視實踐性課程的規(guī)定,那么,該法學院的畢業(yè)生就會被美國律師協(xié)會剝奪參與州司法考試的資格。一個畢業(yè)生就讀于沒有律考資格的法學院在美國是無法生存的,因為就讀期間絕大多數美國學生背負高額學費,高昂的就學成本,高學習壓力,畢業(yè)時已負債累累,入不敷出。選擇法學專業(yè),畢業(yè)后就是為了能夠找到高報酬的律師工作,還清貸款,大展事業(yè)宏圖。如果法學院畢業(yè)的學生不能參加律考,就無法獲得律師資格,這等同于似乎沒修讀過法學專業(yè),除非該學生就讀法學院原本就另謀其他出路或另有打算。
第二,美國法學院的實踐教學具有完整的、系統(tǒng)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歸結起來,美國法學院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一般可分為三個教學層次和系列:(1)課堂專業(yè)技能培訓課程;(2)診斷式教學實踐課程3)律師業(yè)務現(xiàn)場培訓課程。具體內容如下:根據美國律師協(xié)會理事會《2002-2010年美國法學院課程巡查顯示,課堂內專業(yè)技能培訓課程主要有:替代性爭議解決方式上訴審庭辯仲裁、事實辯定實務、面見當事人與咨詢、調解、磋商談判、爭議解決談判、訴前庭辯、交易技巧、訴前庭辯基礎、訴前庭辯基礎精進等課程。診斷式教學實踐課程有:民事權利、刑事辯護、環(huán)境法、家庭法、政府利益、青少年法、物權法、稅法、交易法等課程;以事實簡單的輕微的民商事真實案件作為教學基礎,組織教學。律師業(yè)務現(xiàn)場培訓課程有:刑事、上訴法官、公司法務咨詢、政府機構、律師事務所、公訴人、公益辯護人等課程。診斷式教學實踐課程與現(xiàn)場培訓課程最大的不同是:在前者,法學院主導對案件的受理和辦理,嚴格地說,屬于事務性的教學活動;而在后者,則由司法機關或實務機關主導案件的進行,是在教師監(jiān)督和指導下的司法或法律活動。美國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從課堂內培訓到近乎實戰(zhàn)的診斷式教學,再到完全實戰(zhàn)的法庭等現(xiàn)場實戰(zhàn)培訓,課程的設置不斷接近真實,有階段性和層次感,使學生從書本一步一步地走向真正的法律現(xiàn)實。
第三,為了實現(xiàn)課程設計的目標,美國法學院都開辦了實踐教學實體機構,并設立與實踐教學相關的各種模擬法庭比賽和獎勵制度。以美國阿爾巴尼法學院(AlbanyLawSchool)為例,該學院的實踐教學開設了各種法律教學診斷室(Clin-ics),(相當于我國法學院的各個模擬的專業(yè)律師事務所),如:家庭暴力診斷室、民事權利和殘疾人權利診斷室、醫(yī)患法律診斷室、訴訟入門診斷室(introductiontolitigationclinic)、稅務法律診斷室、實地訓練診斷室(fieldreplacementclinic)。學生在具有律師執(zhí)照的法律教授指導下進行具體案件實際操作。診斷室所承接的案子一般事實比較簡單,學生容易實務操作。法學院對案件成功的學生在院內各種媒體上大肆表彰,形成了很強的崇尚實務的氣氛。此外,學院還頻繁地組織或參與全國地區(qū)和院內的各個部門法領域的模擬法庭比賽,并邀請在職法官一邊審判一邊指導學生進行比賽,教學效果非常突出。值得指出的是,美國的在庭法官對于作為當事人身份出庭的學生,往往在其職權范圍內會給與非常特別的關照和理解,在法庭休庭時還會主動地與學生打招呼,進行精神鼓勵和關懷,法官在法庭內也表現(xiàn)的很有人情味。事實上,美國法庭和法學院互動頻繁,法學院的教學需要法院的支持,同時,法庭也需要更多法學院學生到法院為眾多無錢請律師的窮人免費,以提高和加快法院案件的處理速度和質量。美國法學院的學生從課堂到社會,從教科書到實際案子,從模擬比賽到現(xiàn)場出庭,從學生身份到律師身份,從理論到實際,從實際再回到理論,法學院的實踐教育給學生提供的是高強度的,全方位的非常職業(yè)化的訓練。第四,在師資安排上,美國的實踐教學也配備了與實踐教學相匹配的師資隊伍。美國的法律實踐教學的師資是一批具有實踐專業(yè)素養(yǎng),同時又具有法律職稱和學位的人員組成。一般課堂教學的教授由于缺乏實踐經驗未必能夠勝任,需要一定時間的事務的磨練方能擔當。有許多師資則直接來自實務部門。在實踐教學領域,實務經驗比書本知識更加重要,在法學院學生即將走出學校大門的關口,學院通過優(yōu)良的師資給學生提供真正的職業(yè)化訓練是學生迅速適應社會,進入職業(yè)角色的關鍵。由此,美國法學院專門從事實踐教學的師資的人數不少,約占到整個學院用人人數的二分之一。
二、中美法學教育中實踐教學的比較與借鑒
參照美國法學教學的實踐和經驗,考察中國法學教育的體制和機制,檢查對照我國法學教學的現(xiàn)實情況,依我們看來,至少有如下幾方面值得我們特別關注和思考。
第一,從中美法學院的培養(yǎng)目標看法律實踐教學的目標:法律“見習”和法律“實習”的啟示。從根本上說,美國法學院的法律實踐教學高強度和寬廣度,是由于美國法學院學生的主要出路是司法從職人員,而法律實踐能力不但是律考的門檻,也是職業(yè)的必備職能;而我國的法律教育體制不同,即便是多數中國法學院的學生希望畢業(yè)后成為律師、或公司法務或檢察官,但是,我國法學院仍然繼續(xù)沿著既定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辦學,不會把多數學生的愿望作為辦學唯一的指導思想,而改變貿院法學院培養(yǎng)經濟和貿易有關法律人才的辦學方向,而轉向純法律人才培養(yǎng)的方向。在這一點上,我國與美國法學院的市場化辦學有著天壤之別。由此,與培養(yǎng)目標相適應的法律實踐活動的場所就不會僅僅局限于司法領域。但問題是,我們在司法領域和非司法領域的實踐教育又進行的如何呢?坦率地說,我們的實踐教學主要還是著眼于法律領域,在廣度和深度上比較美國同行差距很大,其中美國學生在教師監(jiān)督下,獨當一面的真正的法律實習,就比我們多數學生僅僅是做別人助手,或在一旁觀察別人辦案的法律見習要優(yōu)越得多。當然,我們不能照抄照搬美國的法學教育的一套模式,正確的做法是:一方面,既要汲取其合理的成分和有益的經驗,為我所用。另一方面,也要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研究和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學生法律實習的機制。例如,法學院免費出租提供律師事務所辦公室,作為交換,法學院學生到事務所深度介入案件或在有監(jiān)督條件下的單獨處理簡單的民事糾紛。駐入的律師事務所必須保證一年的接案量和我們學生的參與量,法學院通過辦公空間的免費出租,可以實現(xiàn)對律師事務所的部分有效的管理控制,保證我們學生在從法律事務方面進行深度實習,收到實效,而不是僅僅浮在表面上。長期以來,我國某些高校法學院的模擬法庭或模擬律師事務所利用率不高,有時經常處于閑置狀態(tài),應該考慮如何激活和充分有效地利用起來。
2.教師應持續(xù)進行法語教學學習
教師應該不斷為自己充電,進行法語學習,尤其是文化方面的變化,日常積累時不能只上升法語基礎方面,應該重視法語文化方面,多閱讀這方面的小說、多看這方面的電源、多聽這方面的音樂、多關注這方面的網站等等,總之,讓自己愛上法國文化,只有這樣才能深刻理解法國文化,在課堂上能夠更好地向學生展示,提高學生的興趣,進而提高教學效果。
3.法語課堂上多進行法語語境訓練
為了鍛煉學生的能力,可以以課堂討論的方式,討論的范圍主要是法國文化方面,這些也是學生關注和感興趣的,刺激他們多說,還可以模擬法國的日常生活場景,用法語展現(xiàn)出日常生活,通過學生的廣泛參與,既掌握了法語,也熟悉了法國文化,此外,還能夠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文化問題,及時糾正,效果顯著。
4.要求學生課后多了解法國文化
課上,教師可以播發(fā)一些積極向上的法國電影和音樂,提高他們的法語文化素養(yǎng),教會學生如何在有限時間內掌握法語學習方法,這些是書本上學不到的,需要學生慢慢領悟,但是由于課堂上的時間有限,只靠課堂上的有限時間是遠遠不夠的,此外,由于課后的時間比較多,教師多鼓勵學生閱讀法國書籍,書籍能夠反映出一個民族的生活習慣、文化特點等等,還要多看法國電影、多聽法語音樂、多瀏覽法語網站等等,此外,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作業(yè),讓學生課下以組的形式查找資料,并進行整理,上課時按組進行匯報,這樣能夠增加學生對法國文化的了解,并且還提升了表達能力,總之,通過這種多途徑的學習,能夠讓學生感受法國文化,深層次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和風俗習慣,進而提高自身的法語能力,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語法上比較中法文化
由于兩個國家的文化不同,導致這兩種語言的語法句子結構不同,漢語中很多句子沒有主語和謂語,但是法語句子中必須有主語,這充分顯示了兩種語言的差異,尤其法語重形式的特點反映了法國民族文化,因此,教學中比較法語和漢語之間的差異非常重要。
關鍵詞:語文教育、個性發(fā)展、對策
Abstrat
Studentscharactereducationhasbecometheworld''''shoteducationalresearch.Sincethe1980softhe20thcentury,withtheworld''''srapidtechnologicaldevelopmentofpersonality,theadventoftheinformationsocietywhippedupavigorouseducationreformmovement,nationaleducationexpertssaytheprimarygoalofeducationreformisthepersonalitydevelopmentofstudents.The"people-centered,student''''spersonalitydevelopment"ideologicaleducationisacceptinggraduallybyteachers.
ThispaperfirstlydescribestheChineselanguageeducationstudentspersonalizedattentiontothedevelopmentofatheoreticalfoundation,Chineselanguageeducationforthedevelopmentofthestudent''''spersonalityprovidetheoreticalsupport.FromtheanalysisofthethreeaspectsofChina''''slanguageeducationinthedevelopmentofpersonalitythere,thedevelopmentoflanguageeducationinthestudent''''spersonalityisstillsomedeficiencies.Thefinalarticleinthispaperispartofthefocusofourattentionpersonalizedlanguageeducationforthedevelopmentofcountermeasures,Countermeasuresincludetwomainparts:onedescribedthedevelopmentofthestudent''''spersonalityprocessshouldaddressseveralgroups;anotherpartofmypersonalityimportanceoflanguageeducationforthedevelopmentofcountermeasures.
Keywords:Chineseeducation,developmentofpersonality,suggest
目錄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2
一、前言…………………………………………………………4
二、語文教育重視個性發(fā)展的理論基礎………………………4
(一)人本主義:個性發(fā)展是人身發(fā)展的必然………………4
(二)素質教育:個性發(fā)展是素質教育的體現(xiàn)………………5
(三)創(chuàng)新教育:個性發(fā)展是個人創(chuàng)新的前提………………5
三、我國語文教育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缺失分析………………6
(一)語文教育教育理念:從觀念上限制個性的培養(yǎng)………6
(二)語文教育教學模式:從行動上限制個性的培養(yǎng)………7
(三)語文教育評價方法:從成果上限制個性的培養(yǎng)………7
四、我國語文教育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對策分析………………8
(一)語文教育發(fā)展學生個性應處理的幾組關系……………8
(二)語文教育發(fā)展學生個性的對策思考……………………10
五、結束語………………………………………………………12
參考文獻…………………………………………………………13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然而,多年來我們的語文教育評價主要標準是通過升學考試和教學過程中大大小小的模擬升學考試來衡量,將預定的目標作為評價的唯一標準,追求評價的客觀性和科學化,把所有精神現(xiàn)象都用簡單化的方法加以反映,對復雜的心理現(xiàn)象只看過程不看結果。其方式是采取限時的紙、筆測試的方法從而獲得量化的結果,并把量化的結果作為區(qū)分學生好壞和教師教學優(yōu)劣的首要依據。這種教育評價雖然由一定的優(yōu)勢,但它完全忽略了人的行為的主體性、創(chuàng)造性和不可預測性,忽略了語文教育過程本身的價值,它的最大缺陷是把人客體化了、簡單化了,它把方方面面都考慮周全了,唯獨忽略了人本身,從而在評價的過程當中完全忽視了人的個性培養(yǎng),教育的評價完全忽視了人的個性評價。
例如,這是一道初中的語文試題。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字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煙濤微茫信難求信:確實,實在B、阿母謝媒人謝:謝絕
C、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速:迅速D、少無適俗韻韻:個人氣質
像這種記憶性的題目涵蓋了試卷的所有范圍,而彰顯學生個性發(fā)揮的題目卻很少。根本不利于語文的個性發(fā)展的評價。
四、我國語文教育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對策分析
現(xiàn)代教育從根本上講是一種主體性教育。語文教育作為現(xiàn)代教育的一個實踐領域也應該重視學生主體性的實現(xiàn)和發(fā)展。然而在教學實踐中,語文主體性教育的實施出現(xiàn)了偏重形式、忽視實質和內涵的傾向。為了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我國語文教育必須處理好相關的關系以及采取相應的措施,以學生為本,重視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一)語文教育發(fā)展學生個性應處理的幾組關系
語文教育在發(fā)展學生個性的當中會出現(xiàn)一定的矛盾和問題,必須要處理好相關的矛盾和問題,以便有利于個體將語文教育的影響內化為良好的個性品質、促進自身的和諧發(fā)展。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6]王紀人:文藝學與語文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7]章永生:教育心理學;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我在大屏幕上打出Sodidshe,Soshedid,給學生留足時間自己復習。然后打出下面兩組句子讓他們比較、討論,說出為什么。
I.A:Ienjoyedthebook.(我喜歡這本書。)
B:SodidI.(我也喜歡真本書。)
II.A:Father,youpromised.(父親,你答應了的。)
B:Well,soIdid.(我是答應過了。)
學生舉手,爭著發(fā)言:前景句若是肯定句,此種情況也適合另外的人或物時,用So+助動詞(be,have,do,can,will….)+主語;前景句是肯定句,而后一句的句義對前一句的重復,用以強調時,用So+主語+助動詞(be,have,do,can,will….)。第I組句子中的兩個“I”是不同的兩個人,故用倒裝句語序;第II句子中的you和I是同一個人,故用陳述句語序。
我先表揚他們,接著又用英語問道:什么時候用neither/nor+倒裝句語序呢?學生回答以后,我在大屏幕上打出練習如下,讓學生分組討論。
選擇正確答案填空:
1、MrChengisateacherandworkhard,_________hiswife.
A.sois;B.sodoes;C.soitiswith;D.itisthesamewith
2、A:Tomisastudentbuthedoesnotstudyhard.
B:______Mary.
A.Neitheris;B.soitiswith;C.Sodoes;D.itisthesamewith
3、A:Jackisn’tastudentanddoesn’tstudy.
B:______Mike.
A.Itisthesamewith;B.Nordoes;C.Soitiswith;D.Neitheris
4、A:Mencan’tlivewithoutairandwater.
B:_____animals.
A.Soitiswith;B.Itisthesamewith;C.Neithercan;D.Norcan
學生討論非常熱烈,爭論得很厲害。有的查詞典有的查語法書,各找各的根據。最后我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答案和理由,我不發(fā)表意見。待學生講完之后,我進行總結:
1、CD;2、BD;3、AC;4、ABCD。因為Itisthesamewith…和Soitiswith….意思是“……也是一樣”,所以前景句所涉及的任何內容(不管是肯定的,還是否定的;不管是表示狀態(tài)的,還是動作的。)只要適合另外的人或物,都可以用這兩個句型。
“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咱們交換一下,每人就有兩個蘋果?!?/p>
我們經常召開學習經驗交流會,介紹好的學習方法,口訣和順口溜等巧學妙記。例如
(1)以f結尾的名詞變復數,特殊情況有幾個?
一個農奴(serf)從海灣(gulf)來到房頂(roof)上,
有了證據(proof),
增加了信仰(belief),
加上-s成對成雙。
(2)以o結尾只加-es變?yōu)閺蛿档拿~。
我們用這個句子幫助
集中。Negroesandheroeseattomatoesandpotatoes(黑人和英雄吃土豆和西紅柿。)
(3)基數詞變?yōu)樾驍翟~。
我們利用下面口訣進行詳細地講解。
基數詞變?yōu)樾驍翟~,一般要加-th。
一、二、三特別記,八去t,
九去e,f代替v和e,
y變?yōu)閕e,然后加上-th。
基數詞若是多位數,只變個位不變十。
例如:one--first,two--second,three-third,eight--eighth,nine-ninth,twenty-twentieth,thirty--thirtieth,twenty-one--twenty-first,onehundredandtwenty-one?onehundredandtwenty-first,etc.
(4)不規(guī)則的比較級和最高級
我們用了這樣一個順口溜:
形容詞副詞比較級,不規(guī)則的要牢記。
合二為一有三對,
壞(bad,badly,)病(ill)兩多(many,much)兩個好(good,well),
一分為二有兩個,
一個“遠”(far)來,一個“老”(old),
還有一詞(little)有雙意,
只記“少”來,不記“小”。
即:bad/badly/ill-wore-worst;many/much-more-most,good/well-better-best,far-farther/further-farthest/furthest,old-older/elder-oldest/eldest。little作“小”解,沒有比較級/最高級形式。
當復習到動詞不定式(短語)作賓語補足語時,我們就進行了綜合集中,把動詞不定式(短語)作賓語補足語不帶to的所有及物動詞進行了歸納。我們用了這樣一個口訣幫助學生學習。
(5)不定式作賓補何時不帶to?下面口訣給幫助。
“兩聽”、“五看”、“一感覺”,使役動詞有三個。
help,find之后可帶可不帶(to),它們可以排在外。
兩聽,即hear,listento;五看,即see,watch,notice,observe,lookat;一感覺,即feel。
(6)接-ing作賓語的及物動詞有那些?我們用了這樣一個虛構詞“madpsfmeicarfe”,其漢語諧音為“賣的不是發(fā)霉咖啡”幫助歸納記憶。每一個字母代表一個英語單詞。m-mind(介意),a-avoid(避免),d-delay(推遲),p-practise(練習),s-stop(停止),f-finish(完成),a-advise(建議),m-miss(錯過),e-escape(逃脫),I-insiston(堅持),c-can’thelp(禁不住),a-admit(承認),r-risk(冒險),f-fancy(認為,想象),e-enjoy(喜愛)。
當我們復習到及物動詞后賓語從句的謂語動詞用should+動詞原形時,我們就用這樣一個口訣進行集中:
(7)一堅持,二命令,三建議,四要求
其賓語從句用“should+動詞原形”,
should既可以省略,
should也可以保留。
一堅持,即insist;二命令,即order,command;三建議,即suggest,propose,advise;四要求,即ask,demand,require,request。
(8)所屬關系用to的情況我們這樣集中:
鑰匙答案紀念碑,注釋索引和附錄,
出口入口橋與路,參觀介紹多用to。
例如:thekeytothebike自行車的鑰匙,
theanswertothequestion問題的答案,
theMonumenttothePeople’sHeroes人民英雄紀念碑,
thenotetothetext課文注釋,
theexittothecinema電影院出口,
thebridgetoknowledge知識橋梁,
thewaytotheschool去學校的路,
payavisittotheGreatWall參觀長城等。
復習時態(tài)、語態(tài)時,先把不規(guī)則動詞的過去式、過去分詞集中歸納。然后將各種動詞形式歸納比較,解決規(guī)則動詞形式變化和各種時態(tài)構成的問題。例如:(9)1AAA式putputput,setsetset,cutcutcut等。
2ABB式buyboughtbought,bringbroughtbrought,spendspentspent等。
3ABA式comecamecome,becomebecamebecome,runranrun等。
4ABC式dodiddone,drawdrewdrawn,flyflewflown等。
(10)1現(xiàn)在進行時與過去進行時
am
主語+is+動詞現(xiàn)在詞
are
was
主語++動詞現(xiàn)在分詞
were
2現(xiàn)在完成時與過去成時
have
主語++動詞過去分詞
has
主語+had+動詞過去分詞
3一般將來時與過去將來時
shall
主語++動詞原形
will
am
主語+beis+goingto+動詞原形
are
should
主語++動詞原形
would
was
主語+begoingto+動詞原形
were
我們把這六種時態(tài)集中比較,就可以讓學生把握其中的規(guī)律,對于中學英語時態(tài)了如指掌。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內容摘要】用控制論的原理指導語文教學,用黑箱和白箱方法來控制語文教學過程,既具有理論價值,又具有可行性。而了解語文教學系統(tǒng)的整體結構及其開放性與閉合性特點,是用控制論方法控制語文教學過程的前提。實行黑箱控制有兩種方式:一是在閉合的系統(tǒng)內實行投入與產出的教學控制,而不關心教學內容本身的內在涵義;二是在閉合的系統(tǒng)內實行投入與產出的教學控制,而在開放的系統(tǒng)中形成學習的心理活動過程。用白箱方法實施控制,語文教學系統(tǒng)自身必須具備下面三個條件:(1)屬于閉合系統(tǒng);(2)具備同構關系;(3)具有反饋—矯正程序。
* * *
德國教學控制論流派的代表人物G·弗蘭克教授曾說:“一場新技術革命正在席卷全世界。無論你愿意不愿意,或者你把它稱作‘第三次浪潮’還是‘第四次工業(yè)革命’或者‘信息革命’——總而言之。人類面臨的是信息化的時代?!闭窃谶@一背景上,國外有一些教育家創(chuàng)立并深入進行了教育控制論的研究,豐富和發(fā)展了教育教學理論。近年來,我國學者也開始運用教育控制論分析研究一系列教育問題,但是這些研究大多還停留于一般控制原理的介紹或者推演,而如何抓往教育控制本身的特點,并著力于教育教學過程的控制研究,尚待進一步開拓。至于把控制論的基本原理和學科教學實踐結合起來進行深入的嘗試,更少有人問津。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和科學實驗,我們認為用控制論的原理指導語文教學,用黑箱、白箱方法來控制語文教學過程,有其科學的理論價值和廣闊的應用前景。下面我們將從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角度出發(fā),從三個方面談談控制論和語文教學方法的問題。
一、語文教學的系統(tǒng)結構及其開放性與閉合性
語文教學系統(tǒng)的基本構成因素是什么?目前眾說紛紜,未成定論。如果從系統(tǒng)論的角度看,一個系統(tǒng)既是一個自己獨立的整體,同時又是高一層次的子系統(tǒng);系統(tǒng)的整體性是等級秩序的一種具體表現(xiàn),也是結構和層次的一種表現(xiàn)。從控制論的角度來看,整體系統(tǒng)和每個子系統(tǒng)是“同構”的。語文教學是一個系統(tǒng),它的整體結構支配著各子系統(tǒng)的結構形式,也就是說,語文教學系統(tǒng)和語文教材系統(tǒng)、教學程序系統(tǒng)、教學方法系統(tǒng)、學生的語文智力系統(tǒng)等都是“同構”的。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看,語文教育的目的是“學習知識、培養(yǎng)能力和開發(fā)智力”,而智力的核心是思維力,所以說知識、能力、思維這三種基本因素構成了語文教學系統(tǒng)。如果借鑒霍爾的系統(tǒng)結構圖和吉爾福德的智力結構圖,可將語文教學系統(tǒng)圖示如下:
(附圖 {圖})
(語文教學系統(tǒng)三維結構圖)
這個結構圖清晰地展示了語文教學系統(tǒng)的基本構成因素及其整體系統(tǒng)和子系統(tǒng)之間的關系。其中能力因素由聽、讀、說、寫四個子項構成,這在語文界已形成共識;把聽、讀排在前面,把說、寫排在后面。是從信息論的角度來考慮的,聽、讀是信息的輸入過程,說、寫是信息的輸出過程。其中知識因素由六個子項構成,這是從現(xiàn)行語文教科書的單元知識中歸納出來的。其中思維因素由五個子項構成,認識、記憶是思維的基礎,屬于一般智力,發(fā)散、輻合與評價屬于創(chuàng)造思維,五個子項的有序排列,體現(xiàn)了不同的語文思維方式和不同階段的語文教學要求,這是從語文教育學和個性心理學相結合的角度來考慮的。所以,語文教學系統(tǒng)是一個由語文知識、語文能力、語文思維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三維多層有序排列結構。
從系統(tǒng)論的角度來看,系統(tǒng)內部諸因素之間的有機關聯(lián)性和系統(tǒng)的開放性一道,保證了系統(tǒng)的整體性。系統(tǒng)的有機關聯(lián)性,概括起來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系統(tǒng)內部諸因素的有機關聯(lián),使系統(tǒng)內部的結構和分布情況隨著時間而發(fā)生變化;另一方面是系統(tǒng)同外部環(huán)境的有機關聯(lián),產生物質的、能量的、信息的交換,從而使系統(tǒng)具有開放的性質。從語文教學的角度來看,構成教學系統(tǒng)的知識、能力和思維三種因素是相互作用的,教材體系、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師水平和學生水平之間也是相互作用有機關聯(lián)的,是隨著教學進程和時間而變化的。另外,語文教學系統(tǒng)和外部環(huán)境之間也是有機關聯(lián)的,,如教學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它們都會相應地促進或抑制教學系統(tǒng)的發(fā)展,使教學系統(tǒng)具有開放的性質。所以,語文教學系統(tǒng)的開放性,指的就是教學目的在系統(tǒng)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下,同學習結果之間的一種變換關系。
語文教學系統(tǒng)的閉合性,指的是教學目的和教學結果之間的一種負反饋變換關系。在控制系統(tǒng)中,如果系統(tǒng)的輸出值與目標值的差值越來越大,離目標越來越遠,就是正反饋;如果差值越來越小,和目標完全或基本上吻合,就是負反饋。例如在語文教學中,“兼語句”這一知識信息,在教師的作用下傳輸給學生,所發(fā)生的變化可以記為:
(教材中的)兼語句(學生理解的)兼語句這一變化叫做“轉移”,箭頭左邊的叫“原象”,右邊的叫“映象”。如果教材中的一批知識信息在教師的作用下傳輸給學生,就會引起下面一批轉移:
(教材中的)連動句(學生理解的)連動句
(教材中的)存現(xiàn)句(學生理解的)存現(xiàn)句
總之,現(xiàn)代教學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講求“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形式,語法教學也應該順應教學改革的潮流,變學生的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讓學生在探究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在運用中掌握語言。切記在教學語法時要把握好尺度,不能過分強調,如果把語法當作知識來教,有可能會使學生學成啞巴英語或是文盲英語,且會使學生覺得枯燥乏味,失去了學習興趣。如果不教學語法,學生僅靠單純的模仿很難學好英語,難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這些方法既避免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中教師是課堂的中心,在教學中滿堂灌輸語法知識,忽視了對學生的語言基本技能的訓練,特別是在一定交際情景中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又在一定程度上使枯燥的語法規(guī)則具體化、生動化,使學生能夠學生在運用語言的實踐中比較輕松地逐步熟練和掌握語法。同時又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及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他們學會如何學習,這些都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文獻:
1.Yalden,Janice.1983.TheCommunicativeSyllabus:Evolution,DesignandImplementation.Oxford:Pergamum。
2.安美華,2000,大學英語語法教學問題種種,《外語界》第3期。
根據陳孝彬等人對學?;厩闆r的分析模式,我們從中引用了幾個基本的項目,具體內容如下。
1.學校的服務類型、數量德勝魯班木工學校是休寧縣人民政府在“十五”期間的重大招商引資項目,是由蘇州德勝洋樓有限公司與休寧縣第一高級中學聯(lián)辦的中等職業(yè)學校。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適應德勝洋樓有限公司以及木工行業(yè)發(fā)展需要的、具備專業(yè)知識技能、品德優(yōu)良的應用型人才。學校規(guī)模維持在兩個班級,平均每個班50人左右,只設一個專業(yè)。生源主要來自黃山市農村的初中畢業(yè)生,近幾年全國各地都有生源涌入。每年學生人數維持在100人左右,至今已有千余人進入了全國各地的木工行業(yè)。
2.學校的組織結構木工學校與休寧縣第一職高同在一個校園,實行“一校兩制”。即在同一個校園實行兩種辦學體制和教育管理機制。木工學校歸德勝管理,辦學經費和實習場所由德勝公司提供;教育理念、招生方式、課程設置、教材編寫與選擇、教學計劃、考試考核等都由德勝確定;課程由德勝選定教師實施,實訓教官由德勝選派。
3.學校的建筑、設備、設施學校有774平方米的木工實訓車間(60個工位,可供120個學生同時操作)、50個木工操作臺、100套手工木工工具、120平方米的實訓車間、3間標準教室、2間計算機教室,設置學生活動中心及中等規(guī)模的體育場。
4.學校的教職工校長汪麗慶是休寧縣第一職高的老教師,同時兼任木工學校的校長。德勝公司每月一次派遣加拿大英語教師,向學生傳授國際經濟形勢、科技信息。教師都是來自當地以及從外地聘請來的德高望重的木匠。另外,德勝公司每月都會有由培訓中心主任擔任總督學進行日常教學視察。
(二)德勝魯班木工學校的辦學優(yōu)勢分析
優(yōu)勢包括:一是學校教育業(yè)績的優(yōu)勢。木工學校的辦學定位與休寧縣的林業(yè)大縣產業(yè)優(yōu)勢緊密相聯(lián),充分利用本地的優(yōu)秀木工,發(fā)揚繼承徽派木工手藝,并加強同國際職業(yè)教育的交流。山區(qū)走出的優(yōu)秀匠士能吃苦、職業(yè)技能扎實,深受木工市場的青睞,就業(yè)率基本保持在100%。學校治學嚴謹,不僅教會學生技能,而且教導如何做人。二是內部素質和活動過程的優(yōu)勢。學生與教師之間形成“恩師”的師生情,維系學校與學生之間關系的不僅是日常的教學活動,還有各種各樣的實訓機會、考察機會、家長會制度、畢業(yè)典禮制度。學校始終秉承平民教育的辦學思想,立足學生家庭,幫助學生成才、成人。學校強化學生的技能優(yōu)勢,保證每一名學生都能順利就業(yè),建立了一支能發(fā)揚徽派建筑等本土文化魅力的人才隊伍。三是學校獨特的競爭力。木工學校選擇了扎根休寧徽州本土文化,又開展了目前繁榮的社會建筑、房地產行業(yè)所需的木工技能培訓。北京大學紀念館八仙桌、電視劇《大祠堂》全套木質家具,以及中美文化交流文化贈品都是木工學校學生的作品。學生依托長江平民教育基金會以及黃山市政府牽頭支持,利用了徽文化的力量及德勝洋樓有限公司的海外背景,積極走向海外市場。劣勢是學校辦學規(guī)模過小,地理位置偏狹,社會影響力不大。社會對“匠士”的各種偏見仍然存在,當地政府對學校的支持力度不穩(wěn)定。教育經費籌集的渠道單一,主要由長江平民教育基金會支付,難以理清德勝公司、木工學校、長江平民教育基金會之間的關系。
(三)德勝魯班木工學校的治學內容分析
筆者通過對其教學安排、教學管理、考核獎懲等治學內容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德勝魯班木工學校不僅在學?;厩闆r項目上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在治學上也存在諸多值得其他鄉(xiāng)村職業(yè)學校學習的內容。
1.教學方法與實訓時間的安排為了使學生掌握扎實技能,學校采用陶行知先生倡導的“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式,相繼開設了徽州傳統(tǒng)木工專業(yè)理論知識科目,向學生講解木匠基礎知識和用圖操作技巧,糾正學生實習中出現(xiàn)的誤區(qū)和不足,從練習劈、刨、鋸、劃線、鑿眼、拼板等基礎技能著手,繼而學習制做方凳、長條凳、子孫椅、床架等傳統(tǒng)家庭生活設施。同時,學校的教學科目設施明確規(guī)定文化課與實訓課的時間比例為3∶7。實訓時間70%,給予學生大量時間在一線平臺操作。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使學生熟練掌握木工所必須的基本技能。
2.嚴厲的教官負責制、鮮活的學區(qū)責任制及“小先生制”所有教官在上崗前都必須保證,85%以上的畢業(yè)生能夠獨立制作八仙桌和太師椅,15%的畢業(yè)生的結業(yè)成績是優(yōu)秀。如達不到此標準,教官必須主動引咎辭職。學生學習木匠工藝的各個工序均須在教官的觀察和指導下進行,保證學生獲得扎實的木工基本技能和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此外,學校根據學生的自我選擇及教官的建議,在木工學校實訓期間,將學生分成5個學區(qū),一個教官負責一個學區(qū),每個學區(qū)確定一兩名學生任該區(qū)的小組長,5個學區(qū)開展教學競賽活動。通過這種學生與學生之間、小組與小組之間的良性比賽,使學生在集體的學習活動中增進知識,提高人際交往的能力。為鍛煉學生的自理能力,學校引入陶行知先生倡導的“小先生制”,營造一個學生學藝的影響力場。師兄師弟之間相互學習,不僅促進了學生技藝的進步,還促進了師兄弟之間心理上的契合,激發(fā)共同學習手藝的樂趣。同時也是一種補償性機制,解決了教師人數欠缺和學生異?;钴S的矛盾,對學生產生積極的自我影響。
3.嚴格的考核、獎懲制度這些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末位淘汰制規(guī)則。新生入學后須向教師和教官保證:自覺遵守學校設置的學生準則,同意學校實行末位淘汰制。如果學生在校期間不能嚴格要求自己,課業(yè)或生活不積極,學校將嚴格按照規(guī)則對該生實行處罰,除去其擔當的職位、獎學金,甚至開除學籍。其二,獎助學金條例。思想道德考核和技能考核各占50分,實行每天一考核、每月一評價、每學期一次總結性評價。對于學生的思想品德考核由小組組長每天統(tǒng)分,結果交給教官計入一周的統(tǒng)計。獎助學金規(guī)定不同學期的獎學金獲得率都不一樣;獎學金等級設置為第一級獎學金、第二級獎學金、第三級獎學金,三級比重按5∶3∶2設置。其三,課程考核學分制。從第一學期到第四學期期末的考試作品分別為徽州古典方凳、流線型合角方凳、檀木八仙桌、實木太師椅,最后的結業(yè)考試是由德勝洋樓公司派出的督學對學生制作的工藝品進行逐件評分,評選出的優(yōu)秀作品在學校的展覽館展出。通過嚴格按分考核確定學生的學習是否達到了出師的標準,是否能夠制作滿足社會要求和木工制作流程的作品。其四,獨特的畢業(yè)考核。德勝木工學校畢業(yè)生的畢業(yè)考試是要求學生能夠獨立制作一張八仙桌和兩把太師椅。由德勝公司派出的督學擔任主考官,對學生的畢業(yè)作品分步驟進行嚴格、細致、公正的考核與打分。根據其在校表現(xiàn)及個人的興趣與意愿,學校將畢業(yè)作品優(yōu)秀的畢業(yè)生推薦給各著名的建筑公司。
二、德勝魯班木工學校的辦學新思路
(一)“匠士”學位的首創(chuàng)
職業(yè)教育的教育體系針對的是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技能型人才,較之普通教育沒有特別鮮明的學位傾向。它所培養(yǎng)的學生基本上都是直接與社會企事業(yè)單位簽訂就業(yè)協(xié)議書。在辦學中,該校創(chuàng)造性地探索出了職業(yè)教育學位教育的新形式———“匠士”,豐富了我國職業(yè)教育的學位制度?!敖呈俊蓖瑫r可以給社會上異常火熱的高等教育注入新的活力,讓更多的人認識到,擁有一門出色的技能,同樣可以在社會上立足。
(二)校、企、政府、基金會的聯(lián)合
縣域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首先要發(fā)揮政府的主導作用,特別是要發(fā)揮最了解地方教育需求、教育資源配置情況的基層地方政府的作用。同時,職業(yè)教育應以就業(yè)導向為中心,面向市場辦學,培養(yǎng)企業(yè)需要的合格人才,發(fā)揮私人辦學的力量優(yōu)勢,積極吸納非盈利性的教育基金會的介入。德勝魯班木工學校正是在休寧縣政府、休寧縣第一職業(yè)高中、德勝洋樓公司、長江平民教育基金會四者的合力辦學的典型。
(三)外企注入資金辦學
縣域職業(yè)教育的確也存在著與企業(yè)聯(lián)合辦學的模式,但絕大多數都是與國內的企業(yè)合作辦學,鮮有與國外企業(yè)聯(lián)合辦學。中西部的職業(yè)教育就更缺少與國際上知名企業(yè)和教育集團合作辦學的機會。休寧德勝魯班木工學校依托具有美國背景的蘇州德勝洋樓公司,擴大了學校在國際上的知名度。
(四)國、校、企三級課程開發(fā)
學校除開設國家中職教育的必修課程外,德勝公司自編《木工理論與實踐》教材并實施教學,總裁聶圣哲先生編寫《現(xiàn)代木結構》《班門弄斧》等書作為學生學習的教材,并且配備了專職的計算機教師教授學生計算機知識。另外,學校組織教師、德勝公司高管,參照國家制定的中職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內容及企業(yè)自身的實際,編寫了《道德修業(yè)》等書,使學生具備必要的職業(yè)道德。
(五)嚴把生源關
在選拔生源方面,學校校長親自在休寧山區(qū)尋找,且招生條件嚴苛:必須是能吃苦的農民的孩子,必須誠實守信、不賭博、不抽煙。因為學校的學生大多數都是來自鄉(xiāng)下的貧困家庭,木工學校管理層重新認定職業(yè)教育的福利屬性,給予學生更多的優(yōu)惠,在國家已有的對中職學生的優(yōu)惠政策上,繼續(xù)補助貧困學生。
三、反思與展望
(一)反思
教育不僅要培養(yǎng)卓越的政治家、經濟學家、科學家,而且還需要培養(yǎng)社會所需要的千千萬萬的高素質的勞動者?!毒V要》指出:“發(fā)展職業(yè)教育是推動經濟發(fā)展、促進就業(yè)、改善民生,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是緩解勞動力供求結構矛盾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必須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痹诋斍靶蝿菹拢h域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城鄉(xiāng)基本服務均等化、區(qū)域經濟的有效發(fā)展都離不開技能型人才的培養(yǎng),離不開鄉(xiāng)村職業(yè)學校獨特的辦學路子和社會上各種優(yōu)秀的辦學力量。從該校的辦學歷史可以看出,政府作為辦學的主導者,真正發(fā)揮了資源配置、信息引導的協(xié)調作用,把優(yōu)秀的外資企業(yè)、具有濃厚的徽州特色文化的木工手藝、現(xiàn)代化的教學方法結合起來,聯(lián)合辦學,共同打造具有地區(qū)特色的職業(yè)教育優(yōu)勢勞務品牌。在當前社會,人們對城鄉(xiāng)二元化體制的詬病,對教育公平的疾呼都表明,在基礎教育均等化發(fā)展的大背景下,縣域職業(yè)教育發(fā)展關乎整個教育系統(tǒng)的健康發(fā)展,關乎整個社會的公平問題,關乎社會和諧。木工學校豐富了縣域職業(yè)教育辦學模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時也應該思考其不足之處。
1.學生缺乏繼續(xù)升學的機會職業(yè)教育并不是教育系統(tǒng)的終結,中等職業(yè)教育應該建立與高等職業(yè)院校或普通本科院校的銜接機制。目前,國家通過職業(yè)生綜合能力大賽選拔出優(yōu)秀的職校生,并且給他們提供直接升入高一級學校的機會。這種做法使具有真實技能的職校生能夠接受更深的專業(yè)技能培訓和基礎知識學習。德勝魯班木工學校的培養(yǎng)模式忽略了那些想繼續(xù)接受優(yōu)質教育的學生的求學需要,集中進行木工技能的培訓可能弱化了普通基礎知識的吸取,不利于畢業(yè)生綜合素質的形成。
2.急需改善的社會人才觀職業(yè)教育缺乏社會吸引力,表面上看是教育問題,實質上卻是社會人才觀的問題。傳統(tǒng)的人才觀依然影響著受教育者個人(家庭)對教育類型的選擇,導致目前的普通高中、高等院校招生規(guī)模急劇增加,脫離了社會人才需求的結構。盡管徽州木匠身懷絕技,但社會認可度僅存在極個別領域。所以,面對職業(yè)教育招生難的問題,我們該反思的是整個社會對人才需求的本質。
3.“雙師型”師資建設問題由于職業(yè)師范教育缺少關于木工類的教師,所以木工學校辦學過程中吸取的教師都是地道的木匠出身,而真正從職業(yè)技術師范院校畢業(yè)的師資缺乏,限制了學校辦學規(guī)模的繼續(xù)擴大與教學的規(guī)范化。針對這個問題,應該與職業(yè)技術師范學院加強聯(lián)系,共同培養(yǎng)能夠擔當教學任務的優(yōu)秀教師,可以適當將學生送入職業(yè)學院深造,形成“學生—技師—教師”的良性循環(huán)。
4.“匠士”職業(yè)學位的難言之隱在現(xiàn)實社會上,木工是個讓人不大看得起的工種。盡管“匠士”一方面產生了良好的職業(yè)教育導向,糾正了傳統(tǒng)工藝卑微、文憑至上、人才消費的偏見。但是,“匠士”僅僅是民間辦學的嘗試,未得到教育部門正式的認可,其學歷含金量并未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從本質上說,“匠士”并未實質性改變人們對職業(yè)教育的偏見,也并未轉變人們對木工工種是否具備優(yōu)秀技能的傳統(tǒng)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