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6 20:04:1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產品整改報告,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努力改善產品和服務供給。突出抓好三個方面。
We will concentrate our efforts on the following three areas:
一是提升消費品品質。加快質量安全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建立商品質量懲罰性賠償制度。鼓勵企業(yè)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chuàng)品牌。
-- We will work to ensure the supply of goods and services is improved.
First, we will see that the quality of consumer goods is improved. We will move faster to bring domestic quality and safety standards in line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establish a system for making producers pay punitive compensation for failing to meet product quality standards. We will also encourage enterprises to use flexible and custom-tailored production processes and foster a craftsmanship spirit of striving for the best, so that more types of products, products of a higher quality, and brand products will be made.
二是促進制造業(yè)升級。深入推進“中國制造+互聯網”,建設若干國家級制造業(yè)創(chuàng)新平臺,實施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項目,啟動工業(yè)強基、綠色制造、高端裝備等重大工程,組織實施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
Second, we will work to upgrade manufacturing. We will intensify effort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Made in China 2025 and the Internet Plus action plan; build national platforms for innovation in manufacturing; carry out demonstration programs in smart manufacturing; launch projects to build a more solid foundation for industry development, promote green manufacturing, and develop high-end equipment; and carry out major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itiatives.
三是加快現代服務業(yè)發(fā)展。啟動新一輪國家服務業(yè)綜合改革試點,實施高技術服務業(yè)創(chuàng)新工程,大力發(fā)展數字創(chuàng)意產業(yè)。放寬市場準入,提高生產業(yè)專業(yè)化、生活業(yè)精細化水平。建設一批光網城市,推進5萬個行政村通光纖,讓更多城鄉(xiāng)居民享受數字化生活。
Third, we will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service sector. We will launch a new round of national pilot projects for all-round service sector reform as well as projects to promote innovation in high-tech services, and channel great efforts into developing the digital creative industries. We will relax restrictions on market access to the service sector, and ensure greater specialization in producer services and higher refinement in consumer services. Fiber-optic networks will be developed in a number of cities and 50,000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will be linked up to fiber-optic networks, thus enabling mor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to enjoy a more digital way of life.
大力推進國有企業(yè)改革。今明兩年,要以改革促發(fā)展,堅決打好國有企業(yè)提質增效攻堅戰(zhàn)。推動國有企業(yè)特別是中央企業(yè)結構調整,創(chuàng)新發(fā)展一批,重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推進股權多元化改革,開展落實企業(yè)董事會職權、市場化選聘經營者、職業(yè)經理人制度、混合所有制、員工持股等試點。深化企業(yè)用人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與市場化選任方式相適應的高層次人才和企業(yè)經營管理者薪酬制度。加快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以管資本為主推進國有資產監(jiān)管機構職能轉變,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賦予地方更多國有企業(yè)改革自主權。加快剝離國有企業(yè)辦社會職能,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讓國有企業(yè)瘦身健體,增強核心競爭力。
-- We will push for progress in SOE reform.
This year and next, we will use reform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Es and push hard to ensure success in upgrading them and improving their performance. We will prompt SOEs, especially those manag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o make structural adjustments so that some will be developed through innovation, others will be reorganized or merged, and still others will exit the market. We will carry out reforms to diversify their types of equity and introduce on a trial basis the assumption of powers and responsibilities by corporate boards of directors, competitive open selection and recruitment of executives, recruitment of professional managers, mixed ownership, and employee equity stakes.
We will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enterprise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and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remuneration systems for senior ranking personnel and corporate executives that are compatible with competitive selection and recruitment. We will work faster to establish state capital investment and management companies through reorganization. To prevent the loss of state assets and ensure their value is maintained or increased, we will encourage state-owned asset supervisory and management authorities to shift their focus to the use of state capital. Local governments will be granted more power over SOE reform. We will move more quickly to relieve SOEs of their obligations to operate social programs and resolve their other longstanding issues, enabling them to become leaner and healthier and to increase their core competitiveness.
更好激發(fā)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大幅放寬電力、電信、交通、石油、天然氣、市政公用等領域市場準入,消除各種隱性壁壘,鼓勵民營企業(yè)擴大投資、參與國有企業(yè)改革。在項目核準、融資服務、財稅政策、土地使用等方面一視同仁。依法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嚴肅查處侵犯非公有制企業(yè)及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合法權益的行為,營造公平、公正、透明、穩(wěn)定的法治環(huán)境,構建新型政商關系,促進各類企業(yè)各展其長、共同發(fā)展。
一、工作職責
1、規(guī)劃所負責產品的研發(fā)前景和功能方向;
2、充分了解產品需求,并對用戶提交的需求仔細分析評估,對于合理需求要不斷完善補充到需求分析說明書中;
3、負責安排新增需求或變更需求的設計工作,負責檢查設計工作是否遵照公司的各項設計標準,編制并上報設計階段工作計劃;
4、提交各項設計成果進行評審,并及時將評審中發(fā)現的問題安排整改,負責評審報告的;
5、充分了解開發(fā)團隊中每個成員的特長和優(yōu)勢,做好開發(fā)任務的分配,提交編碼和測試階段工作計劃;
6、負責產品的開發(fā)質量和進度控制,保證按期保質完成開發(fā)任務;
7、將開發(fā)中的各種文檔及時整理并提交;
8、負責開發(fā)團隊成員的績效考評工作。
二、工作標準
1、需求分析階段
1)每天上午和下午上班前登錄客戶呼叫平臺收集客戶呼叫,負責提交對新增需求和變更需求的評估申請,由研發(fā)部經理或副經理組織相關人員進行評估,評估結論為:可行、不可行、需進一步溝通。對于可行的需求,要評估大致完成時間。
2)負責整理評估報告,并將評估報告2小時內錄入客戶呼叫平臺,及時反饋給技術支持。
3)按照公司的需求說明書規(guī)范要求,負責將本次評估通過的所有需求4小時內添加完善到產品需求說明書中,并新版需求說明書。
4)需求評審通過后,制定設計工作計劃。
2、用例設計階段
1)按照公司的《用例設計規(guī)范》進行用例設計,設計完成后提交評審申請。由公司評審主持人負責組織評審。
2)評審不通過的要及時整改并再次提交申請。評審通過但存在問題的要在24小時內改進,并提交給評審主持人驗證。
3)負責評審報告。
3、概要設計階段
1)按照公司的《界面設計規(guī)范》進行界面設計,設計完成后提交評審申請。由公司評審主持人負責組織評審。
2)按照公司的《數據庫設計指南》進行數據庫設計,設計完成后提交評審申請。由公司評審主持人負責組織評審。
3)按照公司的《概要設計模板》和《概要設計指南》進行概要設計,設計完成后提交評審申請。由公司評審主持人負責組織評審。
4)所有評審不通過的要及時整改并再次提交申請。評審通過但存在問題進的要在24小時內改進,并提交給評審主持人驗證。
5)所有設計,如果在公司的標準庫里面能找到相關設計示例,必須在設計示例基礎上進行修改,不允許不依照公司設計范例而自行設計,違者按照公司績效考核辦法進行考評。
6)負責評審報告。
7)概要設計評審通過后編制開發(fā)計劃。
4、開發(fā)準備階段
1)產品經理要將每個模塊的概要設計同開發(fā)人員溝通好,要求開發(fā)人員復述和模擬所開發(fā)模塊的場景,確保每個開發(fā)人員明確知道自己的工作任務,對于開發(fā)人員模擬中發(fā)現的問題及時溝通解決。負責記錄溝通情況。
5、編碼實現階段
1)
開發(fā)人員未提交功能模塊測試時:
a)
要求產品經理每天檢查開發(fā)人員的編碼規(guī)范,出具模塊編碼規(guī)范檢查表。對于不合格的及時安排整改,并進行復查。
b)
要求產品經理每天檢查開發(fā)人員的界面規(guī)范,出具界面規(guī)范檢查表。對于不合格的及時安排整改,并進行復查。
2)開發(fā)人員提交功能模塊測試后,對開發(fā)人員提交的測試模塊,進行仔細檢查,主要檢查功能實現是否正確,只有符合要求的才下達測試任務給測試人員,否則,退回開發(fā)人員修改。
3)編碼實現過程中隨時檢查每天的進度情況,對于延期的要求幫助開發(fā)人員分析原因,并幫助他們解決進度延期問題。
6、測試驗證階段
1)對于測試人員發(fā)現的所有bug都要在2小時內下達修復任務,對于測試人員提交的bug有異議的,及時報告給研發(fā)部經理,由研發(fā)經理判斷決定bug成立。研發(fā)經理認為有異議的,及時報告公司領導,由公司領導負責決定是否成立。
2)根據進度要求,下達系統(tǒng)測試任務給測試人員。
3)定期閱讀測試周報,對于具有普遍意義的問題和經常反復的問題要在每周的學習例會上進行講解,對于講解后仍然重犯的團隊成員要予以扣分,并做好記錄。
4)根據測試反饋的性能測試報告,及時下達性能優(yōu)化任務。
7、內部驗收階段
1)根據測試報告情況,具備內部驗收條件的,負責提交內部驗收報告,經過研發(fā)部經理批準后,由客服部組織進行內部驗收。
2)對驗收發(fā)現的問題,簡單的問題2小時內下達整改任務,復雜的問題進行內部討論后8小時內提出整改計劃,并負責安排監(jiān)督整改計劃完成。
8、團隊績效管理
1)依照公平公正原則,根據開發(fā)任務的進度要求和團隊成員的能力素質和特長,下達工作任務。
一、具體要求
(一)各企業(yè)應規(guī)范生產記錄書寫格式,原則上按生產流程進行記錄,一個批號的產品應把生產指令、原輔料領料記錄、生產工序記錄、過程檢驗記錄和出廠檢驗記錄等按時間順序裝訂成一份生產記錄;對于由多個部件組成的產品,如果按流程記錄和裝訂存在困難,可以把一個批號的生產記錄設計成目錄索引形式,能夠清楚的索引到各部件的生產記錄。
(二)各企業(yè)應規(guī)范銷售記錄,銷售記錄必須匯總成銷售臺帳的形式,記錄內容應包括產品名稱、規(guī)格、批號、銷售時間、數量、價格和銷售對象等內容。
(三)各企業(yè)應做好不良事件監(jiān)測工作,每個企業(yè)必須指定專門負責不良事件監(jiān)測人員,監(jiān)測人員應有企業(yè)的任命文件;監(jiān)測人員發(fā)現不良事件因及時向區(qū)不良事件監(jiān)測中心報告,并要每季度匯總監(jiān)測記錄,以書面形式報送我局。
(四)各企業(yè)每次接受檢查后,只要有缺陷項目,應在一周內寫好整改報告并報送我局,整改報告的內容應包括:對應缺陷項目的整改措施、具體整改人員、完成整改時間。
(五)各企業(yè)應在每半年度末向我局提交半年度質量報告,報告內容參照年度報告,包括以下內容:
1、產品生產銷售及質量情況,包括半年度產值及增長率、生產品種及數量、退貨及處理情況、不合格產品及處理情況;
2、企業(yè)組織結構與生產、質量、技術負責人以及生產條件的變動情況;
3、企業(yè)質量體系建立、運行、完善情況,包括內審、管理評審、第三方認證或復查情況;
4、該半年度質量事故、顧客投訴、不良事件監(jiān)測與處理情況;
5、醫(yī)療器械生產企業(yè)日常監(jiān)管工作聯系單。
各企業(yè)應在年終對半年度質量報告進行匯總,在每年12月10日前以年度報告的形式(一式兩份)提交至我局。
(六)產品批量生產的企業(yè)應制定留樣規(guī)定,設置與留樣量相適應的留樣間,并有專人負責留樣管理。
二、相關事項
(一)各企業(yè)應認真按本通知要求查漏補缺,把各項要求落實到位。
(二)本通知要求提及的各項記錄和報告是今年監(jiān)管的重點,將作為企業(yè)信用等級初評的重要參考依據。
召回流程及具體要求
首先被召回的產品都為國家或?。ㄖ陛犑校┏椴椴缓细瘢约氨幻襟w曝光的不合格產品;以后將會往更嚴厲的方向走,如被消費者投訴的產品等也將要求召回。召回分為主動召回和責令召回,國抽不合格的以及被要求主動召回卻沒有執(zhí)行的就要責令召回,其他為主動召回。上述兩類召回要填寫的材料基本內容相同,只是抬頭不同,一個為責令召回,一個為主動召回。而懲罰則只針對責令召回,具體可看質檢總局第101號令《兒童玩具召回管理規(guī)定》。
其次,省缺陷管理中心收到省質監(jiān)局提供的不合格產品信息資料后,評估是否需要對其進行召回工作。一些輕微問題的產品要求企業(yè)自我整改就可以。被評估為較高風險的則要組織2~3人(其中要求至少有一位是玩具專家)去企業(yè)現場進行召回評估工作;或要求當地質監(jiān)局進行召回評估,并上交企業(yè)的整改評估書面材料給省缺陷管理中心。
再次,企業(yè)要提供的具體書面材料有:
1、生產者主動/責令召回報告,要求企業(yè)在現場召回評估前就應填寫好的資料。此格式會由當地質監(jiān)部門提前發(fā)給企業(yè)并填寫,主要內容有:①生產者信息;②缺陷產品信息;③銷售渠道及銷售信息;④缺陷描述;⑤消除缺陷的措施;⑥召回的實施;⑦對召回效果的預測。
2、主動/責令召回總結,要求企業(yè)在現場召回評估前就應填寫好的資料。此格式會由當地質監(jiān)部門提前發(fā)給企業(yè)并填寫,主要內容有:①缺陷產品產生的原因;②召回實施的情況,包括召回的具體技術措施和方法;③召回效果,包括已召回并消除缺陷的和仍未召回的產品數量;④對尚未召回的缺陷產品的原因說明,及所要采取的針對性措施;⑤對已召回的產品無害化處理情況;⑥召回工作的經驗和體會,對防止同樣缺陷產品再次發(fā)生和對召回行動改進的建議。
3、缺陷調查信息表,為企業(yè)在現場召回評估時填寫好的資料,部分內容由企業(yè)自行填寫,部分內容由召回專家填寫。內容為:①生產者信息;②缺陷產品信息;③銷售渠道及銷售信息;④產品缺陷情況;⑤其他情況。
4、企業(yè)的營業(yè)執(zhí)照、3C證書復印件。
5、其他輔助材料,為在現場召回評估要求企業(yè)提供的材料。比如說:證明確實有銷毀不合格產品的照片材料、證明確實有把不合格產品整改的材料、證明確實有召回的材料、能在倉庫里給現場召回工作人員拍照到的召回封存樣品,向社會、客戶公布要求召回的公告等等。不一定每個都要有,這由現場召回決定。
最后,省缺陷管理中心會留給企業(yè)一份缺陷產品調查診斷書。主要內容有:①產品缺陷產生原因的分析;②消除產品缺陷問題的控制建議;③杜絕缺陷產品的措施;④召回專家名單。
召回中企業(yè)應注意的問題
為了減少產品缺陷召回企業(yè)在整改和現場召回評估中少走彎路,列舉以下具體問題,望企業(yè)引起注意和重視:
1、在國抽、省抽報告中有寫抽樣基數,結果在現場召回評估中發(fā)現產品基數不對。例如在某企業(yè)不合格的國抽報告抽樣基數寫著500件,結果在倉庫查詢到當月就生產了1000件此型號的玩具。這樣顯然有矛盾就需要企業(yè)自己解釋。
2、企業(yè)提供不出給客戶、消費者的召回資料。召回工作中要求提供:給客戶的召回通知單,并要有客戶確認收到的蓋章回執(zhí)等:要求出具已購買者可以退貨處理的公告。
3、企業(yè)的整改措施提供不出相關記錄資料。有的企業(yè)說修改了設計圖紙,結杲卻找不出新舊兩張不同的設計方案圖紙。有的企業(yè)在主動/責令召回總結里的整改措施里有寫對工序作業(yè)人員進行培訓,但是要求拿出相關培訓記錄卻拿不出來。
4、企業(yè)的銷毀不合格產品資料不齊全。有的企業(yè)召回產品難以整改就直接銷毀,但是給到召回評估組的材料只有銷毀的照片。這些照片只能證明企業(yè)確實有銷毀不合格產品卻顯示不出是否是全部數量的產品被銷毀。
5、企業(yè)的召回產品,應在倉庫能找到封存召回產品。去到企業(yè)倉庫查看召回樣品,發(fā)現有些企業(yè)沒貼封條或特殊提示只是和普通賣貨的樣品一樣堆砌而已,這不合適。
6、企業(yè)報的召回產品數量跟實際在倉庫里封存的數量不符。召回評估組不會逐個點數召回產品多少,但是大概還是會計算的。有次企業(yè)資料顯示是召回220只,結果去到倉庫發(fā)現只封存了10箱,每箱就裝8只,顯然差距很大。
二、省許可證辦公室收到國家質檢總局頒發(fā)的《工業(yè)產品生產許可證》后,應及時將證書及《生產許可證獲證企業(yè)年審通知單》(以下簡稱通知單)一并寄送獲證企業(yè)所在地的市許可證辦公室。企業(yè)應前往市許可證辦公室領取許可證證書和通知單,認真閱讀通知單內容,明確企業(yè)年審的時限和要求,并當場簽字確認。企業(yè)應妥善保管通知單,按時提交自查報告和接受對自查報告的實地抽查。
三、獲證企業(yè)自取得生產許可證之日起,每年度應當提交自查報告,獲證未滿一年的企業(yè),可以下一年度提交自查報告。獲證企業(yè)在許可證有效期內,滿一年的前一個月內,向所在地的縣級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提交以下資料:
(1)《工業(yè)產品生產許可證獲證企業(yè)年度自查報告申報表》(見附表1)一式二份;
(2)《工業(yè)產品生產許可證獲證企業(yè)年度自查報告審核結論表》(見附表2)一式二份;
(3)工業(yè)產品生產許可證副本原件(企業(yè)自查情況記錄部分);
(4)工業(yè)產品生產許可證復印件(需加蓋企業(yè)公章);
(5)企業(yè)營業(yè)執(zhí)照復印件(需加蓋企業(yè)公章)。
四、縣級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應對企業(yè)提交的自查報告進行審核并填寫相應記錄,對有缺陷的自查報告向企業(yè)提出整改意見。于每年的8月31日前完成當年度的自查報告審核情況匯總,在企業(yè)的《工業(yè)產品生產許可證獲證企業(yè)年度自查報告審核結論表》的“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審核意見”欄內簽署意見、注明日期、加蓋公章。向市許可證辦公室提交審核資料及《參加年審企業(yè)自查報告審核情況匯總表》(含電子版,見附表3)。市許可證辦公室可根據自身情況修改附表3的格式,但必須提供表內所有信息。
五、各市許可證辦公室接到縣級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提交的資料后,應及時對資料進行審核,于每年的9月30日前完成對轄區(qū)內參加年審企業(yè)自查報告的實地抽查工作,被抽查企業(yè)數量控制在參加年審企業(yè)數的10%以內。市許可證辦公室應及時對企業(yè)做出年審結論,在參加年審企業(yè)的許可證副本的“企業(yè)自查情況記錄”欄內簽署意見、注明日期、加蓋許可證年審專用章,辦結后將許可證副本發(fā)還企業(yè)。于每年的10月31日前向省許可證辦公室提交《獲證企業(yè)年審情況匯總表》(含電子版,見附表4)。有遺留問題的,還應提交《獲證企業(yè)年審遺留問題匯總表》(含電子版,見附表5)。
六、根據企業(yè)自查報告審核和對自查報告的實地抽查情況,企業(yè)年審結論分為三種:
(1)企業(yè)生產條件符合產品實施細則要求的,企業(yè)年審結論為合格;
(2)在自查報告審核或對自查報告的實地抽查時,發(fā)現企業(yè)生產條件與產品實施細則有不符合的,應責令企業(yè)限期整改。整改后達到要求的,企業(yè)年審結論為整改復查合格;
【中圖分類號】 F239.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17)14-0122-05
一、引言
內部控制鑒證目標是通過內部控制鑒證得到的結果,這是內部控制鑒證的基礎性問題?,F有文獻主要從鑒證者的角度討論內部控制鑒證目標,未能考慮利益相關者的鑒證目標。筆者認為,內部控制鑒證目標是一個體系,既有利益相關者的目標,也有鑒證者的目標。同時,內部控制鑒證區(qū)分為內部控制評價、內部控制審核、內部控制審計,鑒證業(yè)務類型不同,鑒證目標和鑒證產品也不同。本文從相關主體和鑒證業(yè)務類型兩個角度,將內部控制鑒證目標區(qū)分為終極目標和直接目標,在此基礎上,分析內部控制鑒證目標體系。
隨后的內容安排如下:首先是一個簡要的文獻綜述,梳理內部控制鑒證目標相關文獻;在此基礎上,從相關主體和鑒證業(yè)務類型兩個角度提出一個內部控制鑒證目標體系的理論框架;其次,用這個理論框架來分析權威文獻對內部控制鑒證目標的規(guī)定,以一定程度上驗證這個理論框架;最后是結論。
二、文獻綜述
內部控制鑒證包括內部控制評價、內部控制審計和內部控制審核,鑒證目標也包括上述三類。
關于內部控制評價目標有三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內部控制評價的目標是促使企業(yè)切實加強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和執(zhí)行[ 1 ]。另一種觀點認為,內部控制評價是對企業(yè)內部控制的再控制,所以,內部控制評價目標應當與內部控制目標相適應,內部控制評價目標的確定應當依據內部控制目標[ 2 ]。還有一種觀點從宏觀角度認知內部控制評價目標,認為內部控制評價目的有三個:為政府以及資本市場監(jiān)管部門了解企業(yè)內部控制狀況、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提供客觀依據;對上市公司形成強有力的聲譽制約,激勵企業(yè)努力提高內部控制質量,保護投資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權益;使企業(yè)了解內部控制狀況,找出內部控制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提高經營質量,為投資者提供投資依據,繁榮我國的資本市場[ 3 ]。
關于內部控制審計目標,現有文獻主要涉及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審計目標,一種觀點認為,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審計目標與財務報告審計目標具有一致性,無論是財務報表審計,還是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審計,其終極目標是一樣的[ 4 ];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的共同目標都是為了向企業(yè)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Q策有用的高質量的會計信息的合理保證,提高對外公布財務報表信息的質量[ 5 ];內部控制審計的目的與財務報表審計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為了合理保證財務報告的真實可靠,保證資本市場的秩序[ 6 ]。另外一些觀點則區(qū)分了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審計目標和財務報告審計目標,但是,對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審計目標的觀點不同。多數文獻認為,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審計的目標是注冊會計師對與財務報告相關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獨立發(fā)表審計意見[ 7-9 ];有的文獻則認為,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審計的目標是就管理層對財務報告內部控制有效性所作的評估表示意見[ 10 ];還有的文獻認為,上述兩種觀點都可行,只是在不同的選擇下,審計主題不同,以內部控制報告為審計結論對象的間接報告方式審計,其目標是對經營者的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報告是否合法、公允進行評價,以內部控制為審計結論對象的間接報告方式審計,其目標是對企業(yè)的內部控制是否有效進行評價[ 11 ]。
上述關于內部控制鑒證目標的研究具有較大的啟發(fā)性,然而,現有研究并未區(qū)分不同相關主體的目標,所涉及的基本上是審計師的目標。本文從相關主體和內部控制鑒證業(yè)務類型兩個維度來探究內部控制鑒證目標。
三、理論框架
(一)內部控制鑒證目標體系
內部控制鑒證屬于廣義審計,類似于審計目標,內部控制鑒證目標就是相關各方希望通過內部控制鑒證得到的結果。很顯然,這種相關各方至少包括:第一,內部控制鑒證的利益相關者希望得到的結果,例如,委托關系中的委托人、人、投資人、政府監(jiān)管部門等,這些利益相關者希望通過內部控制鑒證得到什么結果;第二,鑒證者希望通過內部控制鑒證得到什么結果。
從邏輯上來說,利益相關者的鑒證目標是鑒證者鑒證目標的基礎,前者類似于顧客需求,后者類似于產品供給,沒有顧客需求,也就沒有產品供給。同時,鑒證產品供給要滿足鑒證產品需求,不能滿足鑒證需求的鑒證產品是沒有生命力的。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鑒證產品需求是基礎性的,具有終極意義,是內部控制鑒證的終極目標;而鑒證產品供給是回應性的,是適應鑒證需求而產生的,決定鑒證產品內容、鑒證產品定位和鑒證產品種類,是內部控制鑒證的直接目標。總體來說,直接目標決定鑒證產品,而終極目標是鑒證產品消費之后的結果。
根據內部控制鑒證的發(fā)展狀況,一般來說,內部控制評價①、內部控制審核、內部控制審計是主要的鑒證業(yè)務類型,每種鑒證業(yè)務類型都有利益相關者和鑒證者,所以,都有終極目標和直接目標,組合起來,大致如表1所示,形成內部控制鑒證目標體系。
(二)內部控制評價目標體系:終極目標
內部控制評價是各個組織的管理層主持的對本組織內部控制的評價,這種評價希望達到什么結果呢?
這里的利益相關者主要包括三方面:外部利益相關者、管理層、內部單位負責人,他們各有自己的鑒證目標。
從外部利益相關者來說,內部控制缺陷會影響管理層履行其經管責任,對外部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帶來負面影響。為此外部利益相關者有抑制內部控制缺陷的需求,其中的一個重要渠道就是希望管理層自己能對本組織的內部控制進行評價,及時發(fā)現制度缺陷,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整改。
從管理層來說,內部控制評價區(qū)分為組織層面內部控制和內部單位內部控制。由于管理層本身的有限理性,組織層面內部控制的設計和執(zhí)行也可能存在缺陷,通過對這個層面的內部控制鑒證,可以發(fā)現這些缺陷,從而有利于管理層更好地履行其經管責任。組織內部的各單位是管理層領導的下屬單位,其負責人是管理層的人,由于有限理性、自利,再加上環(huán)境不確定性、信息不對稱、激勵不相容等因素的存在,內部單位的內部控制可能存在有意或無意的缺陷,這種缺陷當然會對管理層履行其經管責任不利,管理層當然希望及時地發(fā)現和整改這些內部控制缺陷。
從內部管理負責人來說,其是管理層的人,如果他要最大善意地履行經管責任,則完全有激勵通過內部控制評價來發(fā)現內部控制缺陷。即使他領導的內部單位沒有內部控制缺陷,通過內部控制評價也能表明這種情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一種信號傳遞,會增加管理層對其信任。
以上只是就一般情形而言,如果管理層或內部單位負責人由于自利而使得內部控制存在缺陷,而這種缺陷是有利于管理層或內部單位負責人的,則他們會抵制內部控制評價。另外,如果管理層或內部單位負責人對本組織的內部控制高度自信,可能也會認為內部控制評價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沒有價值。
從利益相關者來說,內部控制評價的終極目標是抑制制度缺陷。
(三)內部控制評價目標體系:直接目標
內部評價機構希望通過內部控制評價得到什么結果呢?前已敘及,直接目標是終極目標的基礎,直接目標是為終極目標提供鑒證產品,終極目標是使用鑒證產品之后產生的效果。那么,內部控制評價要提供什么樣的產品才能滿足利益相關者抑制制度缺陷的需求呢?這需要從產品內容、產品定位和產品種類三個維度來考慮,其大致情形如表2所示。
下面,對表2中的內部控制評價產品作進一步闡述。
(1)內部控制評價產品內容。內部控制評價可以從兩個維度來展開:第一,評價內部控制的合理性,也就是對內部控制是否能達到其擬達到的目標,同時還符合成本效益原則,如果在符合成本效益原則的前提下,能達到其擬達成的目標,則這種內部控制就是有效的,否則,就存在缺陷。這里的控制缺陷包括兩方面的含義:其一,不能達到其擬達成的目標;其二,雖然能達到其擬達成的目標,但是,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傮w來說,內部控制合理性與內部控制有效性是從不同角度對內部控制狀況的描述,合理性更加關注內部控制過程,而有效性更加關注內部控制結果,過程是結果的基礎,所以,內部控制合理性和有效性是異曲同工的,它們的對立面是內部控制缺陷。第二,評價內部控制合規(guī)性。內部控制的建立和實施要遵守組織外部相關的法規(guī)法律制度,如果違背了這些法律法規(guī)制度,則內部控制制度本身就是不合規(guī)的,這種制度當然無從談有效或合理。內部控制評價屬于內部審計職責,所以,內部控制評價產品內容類似于審計目標的合規(guī)性和效益性(更恰當地說,這時的效益性應該是合理性,但是,一般來說,審計的直接目標通常界定為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2)內部控制評價產品定位。內部控制評價產品定位有兩種選擇,一是批判性評價,二是建設性評價。在批判性評價定位下,主要關注兩個問題:一是揭示內部控制缺陷;二是根據制度缺陷的責任程度,對一些責任人進行處理處罰。上述兩個問題解決之后,相關責任人得到了處理處罰,但是,制度缺陷可以依然存在。為此,建設性評價就產生了。建設性評價就是在批判性評價的基礎上,再做進一步的工作。第一,提出制度缺陷完善建議;第二,對制度缺陷產生的原因進行整改;第三,跟蹤整改結果,徹底了解整改情況,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整改報告。從理論上來說,內部控制評價產品定位可以選擇批判性定位或建設性定位,但是,一般來說,為了實現內部控制評價的終極目標,需要評價者選擇建設性定位。
(3)內部控制評價產品種類。從產品種類來說,內部控制評價產品包括評r報告、評價決定、評價建議和評價整改報告。評價報告的主要信息包括內部控制是否存在缺陷、存在何種缺陷、缺陷的原因、缺陷的責任人,評價決定主要是對內部控制缺陷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處理處罰決定,評價建議是對存在缺陷的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優(yōu)化的建議,評價整改報告是對制度缺陷整改情況的報告。上述內部控制評價產品種類的選擇依賴于內部控制評價產品定位,一般來說,如果是批判性產品定位,則主要是評價報告和評價決定;而在建設性產品定位下,則評價建議和評價整改報告都有用武之地。
從內部控制評價者來說,內部控制評價的目標是通過評價產品內容、產品定位和產品種類來滿足利益相關者抑制制度缺陷的需求,產品內容包括內部控制有效性和合規(guī)性,產品定位包括批判性和建設性,產品種類包括評價報告、評價決定、評價建議和評價整改報告。
(四)內部控制審計或審核目標體系:終極目標
內部控制審計和內部控制審核都是外部獨立機構實施的,前者是合理保證,后者是有限保證[ 12-13 ],所以,本文將兩者合并起來分析。利益相關者希望通過內部控制審計或審核得到什么結果呢?這里的利益相關者包括外部利益相關者和內部利益相關者,各類利益相關者都有自己的期望。
先來看外部利益相關者。投資者或供資者是第一類外部利益相關者,他們投資或供資于某組織,成為該組織的委托人,與該組織的管理層形成委托關系,而作為人的管理層由于自利或有限理性,再加上環(huán)境不確定性、激勵不相容、信息不對稱,該組織的內部控制完全可能存在缺陷。內部控制是實現該組織目標的制度保障,如果該組織的內部控制存在缺陷,則該組織的目標之達成就失去制度保障。所以,投資者或供資者為了實現其投資或供資之目標,有激勵抑制該組織的內部控制缺陷,通過外部機構對該組織的內部控制進行審計或審核,鑒證是否存在內部控制缺陷是其中的重要手段。
除了投資者或供資者是外部利益相關者外,政府監(jiān)管機構也是外部利益相關者或外部相關利益者的代表。一方面,監(jiān)管機構出于保護投資者或供資者的利益,希望該組織的內部控制是有效的;另一方面,監(jiān)管機構還希望該組織能依法運行,而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為該組織的依法運行提供合理保證。上述兩方面結合起來,監(jiān)管機構完全有激勵抑制該組織的內部控制缺陷,而通過外部機構對該組織的內部控制進行審計或審核是其中的重要路徑。
對于內部控制審計或審核來說,內部利益相關者是操持該組織的管理層。一方面,由于有限理性,其設計和執(zhí)行的內部控制可能存在缺陷,而這種缺陷會影響其最大善意履行經管責任,所以,管理層可能有激勵通過外部機構來抑制其內部控制缺陷,而外部機構鑒證其內部控制是否存在缺陷是重要的手段。另一方面,如果管理層認為其內部控制不存在缺陷,通過外部機構的鑒證,會將這種結果傳遞給外部利益相關者,從而有利于增加管理層自身及其所操持的這個組織的信譽和美譽,所以,管理層并不排斥內部控制審計或審核。當然,如果管理層也可能由于對組織的內部控制過度自信或自利動機,排斥內部控制審計或審核。
從外部和內部利益相關者來說,都有激勵通過外部機構對內部控制進行鑒證,發(fā)現并整改內部控制缺陷,內部控制審計或審核的終極目標是抑制制度缺陷。
(五)內部控制審計或審核目標體系:直接目標
外部審計師在內部控制審計或審核中的目標稱為直接目標,那么,外部審計師希望通過內部控制審計或審核得到什么結果呢?總體來說,就是提供令利益相關者滿意的審計或審核產品。這需要從產品內容、產品定位和產品種類三個維度來考慮,其大致情形如表3所示。
下面,對表3中的內部控制審計或審核產品作進一步闡述。
(1)內部控制審計或審核產品內容。關于內部控制狀況,外部審計師給利益相關者提供哪些信息呢?一般來說,要包括兩方面的信息:第一,由于內部控制缺陷的存在會影響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所以,利益相關者首先需要了解內部控制是否存在缺陷,也就是說,內部控制能否為其擬實現的目標提供合理的基礎,這類目標稱為合理性或有效性;第二,如果內部控制本身違背相關法律法規(guī),也可能會損害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所以,利益相關者需要了解內部控制是否存在違法違規(guī),這類目標稱為合規(guī)性。
(2)內部控制審計或審核產品定位。內部控制審計或審核產品定位有兩種選擇,一是批判性評價,二是建設性評價。批判性評價定位下,外部審計師主要揭示內部控制缺陷。建設性評價就是在批判性評價的基礎上,提出制度缺陷完善建議,跟蹤整改結果,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整改報告。從理論上來說,內部控制審計或審核產品定位可以選擇批判性定位或建設性定位。但是,外部審計師類型會影響其內部控制審計或審核產品定位,一般來說,政府審計機關通常會選擇建設性定位,而民間審計組織則要根據合約的規(guī)定來確定其定位,通常情形下會選擇批判性定位,即使選擇建設性定位,跟蹤整改結果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整改報告的可能性也不大。
(3)內部控制審計或審核產品種類。從產品種類來說,內部控制審計或審核產品包括審計或審核報告、審計或審核建議和審計或審核整改報告。審計或審核報告的主要信息包括內部控制是否存在缺陷、存在何種缺陷、缺陷的原因,審計或審核建議是對存在缺陷的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優(yōu)化的建議,審計或審核整改報告是對制度缺陷整改情況的報告。上述內部控制審計或審核產品種類的選擇依賴于內部控制審計或審核產品定位,一般來說,如果是批判性產品定位,則主要是審計或審核報告;而在建設性產品定位下,則審計或審核建議和審計或審核整改報告都有用武之地。
從外部審計師來說,內部控制審計或審核的目標是通過內部控制審計或審核產品內容、產品定位和產品種類來滿足利益相關者抑制制度缺陷的需求,產品內容包括內部控制有效性和合規(guī)性,產品定位包括批判性和建設性,產品種類包括評價報告、評價建議和評價整改報告。
四、例證分析:我國權威規(guī)范對內部控制鑒證目標的規(guī)定
本文以上從內部控制鑒證業(yè)務類型和相關主體兩個維度分析內部控制鑒證目標體系,下面用這個理論框架來分析我國權威規(guī)范δ誆靠刂萍證目標的規(guī)定,以一定程度上驗證本文的理論框架。
(一)內部控制評價
財政部、證監(jiān)會、審計署、銀監(jiān)會、保監(jiān)會的《企業(yè)內部控制評價指引》(財會〔2010〕11號)規(guī)定,“內部控制評價是指企業(yè)董事會或類似權力機構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全面評價、形成評價結論、出具評價報告的過程”。
中國內部審計協會的《內部審計具體準則2201――內部控制審計》(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公告2013年第1號)規(guī)定,“內部控制審計是內部審計機構對組織內部控制設計和運行的有效性進行的審查和評價活動”。這里的控制審計,顯然就是內部控制評價。
上述兩個權威規(guī)范顯示,內部控制評價目標是對內部控制有效性形成評價結論。本文前面指出,評價者的直接目標通過評價產品內容、產品定位和產品種類來實現,對內部控制有效性形成評價結論,屬于評價產品內容中的有效性或合理性。
(二)內部控制審核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的《內部控制審核指導意見》(會協〔2002〕41號)第二條規(guī)定,“內部控制審核,是指注冊會計師接受委托,就被審核單位管理當局對特定日期與會計報表相關的內部控制有效性的認定進行審核,并發(fā)表審核意見”。似乎審計師是對管理層內部控制評價結論發(fā)表意見。然而,在審核報告范例中,卻有如下范例:“我們認為,貴公司按照X標準于X年X月X日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與會計報表相關的有效的內容控制?!?/p>
上述內容顯示,內部控制審核的目標是對特定日期會計報表相關的內部控制有效性發(fā)表意見,而不是對管理層內部控制認定發(fā)表意見。本文前面指出,外部審計師的直接目標通過審核產品內容、產品定位和產品種類來實現,對內部控制有效性形成審核結論,屬于審核產品內容中的有效性或合理性。
(三)內部控制審計
財政部、證監(jiān)會、審計署、銀監(jiān)會、保監(jiān)會的《企業(yè)內部控制審計指引》(財會〔2010〕11號)規(guī)定,“內部控制審計是指會計師事務所接受委托,對特定基準日內部控制設計與運行的有效性進行審計”。
上述內容顯示,內部控制審計目標是對內部控制有效性形成評價結論。本文前面指出,外部審計師的直接目標通過審計產品內容、產品定位和產品種類來實現,對內部控制有效性形成審計結論,屬于審計產品內容中的有效性或合理性。
總體來說,我國權威規(guī)范界定的內部控制鑒證目標包括在本文提出的理論框架之中,但是,主要涉及內部控制鑒證直接目標,未涉及終極目標。
五、結論
內部控制鑒證目標是一個體系,既有利益相關者的目標,也有鑒證者的目標。本文從相關主體和鑒證業(yè)務類型兩個角度,將內部控制鑒證目標區(qū)分為終極目標和直接目標,在此基礎上,分析內部控制鑒證目標體系。
從相關主體來說,包括利益相關者和鑒證者,前者的目標稱為終極目標,后者的目標稱為直接目標。利益相關者的鑒證目標是鑒證者鑒證目標的基礎,前者類似于顧客需求,后者類似于產品供給,鑒證產品需求是基礎性的,具有終極意義,是內部控制鑒證的終極目標;而鑒證產品供給是回應性的,是適應鑒證需求而產生的,決定鑒證產品內容、鑒證產品定位和鑒證產品種類,是內部控制鑒證的直接目標。
從業(yè)務類型來說,內部控制鑒證包括內部控制評價、內部控制審計和內部控制審核,這三類鑒證有不同的利益相關者和鑒證者,從而有不同的終極目標和直接目標。
關于內部控制評價,從利益相關者來說,內部控制評價的終極目標是抑制制度缺陷;從內部控制評價者來說,內部控制評價的目標是通過評價產品內容、產品定位和產品種類來滿足利益相關者抑制制度缺陷的需求。產品內容包括內部控制有效性和合規(guī)性,產品定位包括批判性和建設性,產品種類包括評價報告、評價決定、評價建議和評價整改報告。
關于內部控制審計或審核,從外部和內部利益相關者來說,都有激勵通過外部機構對內部控制進行鑒證,發(fā)現并整改內部控制缺陷,內部控制審計或審核的終極目標是抑制制度缺陷;從外部審計師來說,內部控制審計或審核的目標是通過內部控制審計或審核產品內容、產品定位和產品種來滿足利益相關者抑制制度缺陷的需求,產品內容包括內部控制有效性和合規(guī)性。產品定位包括批判性和建設性,產品種類包括評價報告、評價建議和評價整改報告。
【參考文獻】
[1] 牛愛民.構建企業(yè)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研究[J].山東社會科學,2009(6):132-134.
[2] 戴文濤,王茜,譚有超.企業(yè)內部控制評價概念框架構建[J].財經問題研究,2013(2):115-122.
[3] 張先治,戴文濤.中國企業(yè)內部控制評價系統(tǒng)研究[J].審計研究,2011(1):69-78.
[4] 謝盛紋.PCAOB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審計準則具體實施中的問題[J].會計之友,2007(9):94-95.
[5] 謝曉燕,張心靈,陳秀芳.我企業(yè)內部控制審計的現實選擇:基于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關聯的分析[J].財會通訊,2009(3):125-127.
[6] 韓麗榮,鄭麗,周曉菲.我國企業(yè)內部控制審計目標的理論分析及現實[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9):125-131.
[7] 劉明輝.內部控制鑒證:爭論與選擇[J].會計研究,2010(9):43-50.
[8] 董鳳莉,任國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審計要素及實施問題探討[J].商業(yè)會計,2011(12):27-28.
[9] 周曙光.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告審計比較研究[J].商業(yè)會計,2011(12):31-32.
[10] 張龍平,陳作習.美國內部控制審計制度的理論分析及啟示[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9(1):89-94.
廣東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編印
企業(yè)概況
企業(yè)名稱
廣東BB電器有限公司
企業(yè)性質
有限公司
主管部門
----
法人代表
聯 系 人
地址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勒流鎮(zhèn)新埠工業(yè)區(qū)
郵政編碼
528322
年銷售額
(萬元)
15699萬元
電話
職工人數
600人
分管計量
部門名稱
計量室
專兼職計量人員數
2人
計量器具總數
89臺/套
強檢
器 具 數
臺/套
質量體系
認證情況
通過ISO9001
計量體系認證情況
二級計量保證體系
企業(yè)及企業(yè)計量管理工作概況
廣東XX電器有限公司位于廣東省佛山市XXXXXXX工業(yè)區(qū),是一家專業(yè)生產酚醛電器、日用電器、筒燈、節(jié)能燈、LED等多類燈具、電器的綜合性企業(yè)?,F已擁有廣東順德、湖南衡陽、湖北荊州、湖北襄樊、河南博愛五個生產基地,擁有員工數千人和占地面積80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成為國內知名的專業(yè)從事照明電器開發(fā)、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照明企事業(yè)。
公司現擁有一系列具有先進水平的生產設備,公司的產品經權威機構測試與檢驗,質量指標均達到國家標準,部分產品在同行業(yè)中處于領先地位,長期以來XX公司一直致力于“質量為先、管理為本,揚科技神威,領先中華燈具同行;信譽為重、服務為誠,超顧客期求,攻占國際照明市場”的質量方針,并依靠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為產品質量提供了保證。結合國內和國際照明燈飾市場的發(fā)展趨勢,不斷創(chuàng)新,2008年開始導入LED產品的研發(fā)和生產。經過多年的努力,公司先后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3C認證和節(jié)能產品認證。以高質量的產品,優(yōu)質的服務,嚴謹的內部管理和完整的國內國際銷售體系,在業(yè)內及消費者的心中贏得了極高的聲譽。
廣東XX電器有限公司現有員工600人左右,其中專業(yè)技術人員110人,技術力量雄厚,具有較強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和質量保證能力。公司一直以來注重計量管理工作,從2008年建立了計量管理體系并通過了二級計量管理體系確認,明確規(guī)定品質保障中心負責公司的計量管理工作,下設計量專室負責計量設備的管理。同時,各相關部門均設有兼職計量員,負責配合管理、監(jiān)督檢查本部門的計量工作。在計量設備的配置上能根據質量控制、經營、環(huán)保、安全的需要,合理地配備計量設備,并對在用的計量設備進行了合理的分類管理,按規(guī)定的檢定周期由廣東質量技術監(jiān)督檢測所對計量設備進行檢定。我司在省、市技術監(jiān)督局的指導和幫助下,嚴格按照計量法規(guī),開展產品的計量工作。在積極采用先進管理方式的同時,采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提高計量檢測和計量管理水平。近幾年來,先后投入大量資金,用以更新和配備先進的計量檢測儀器和設備,保證了量值傳遞正確,做到公平、合理、準確地計量產品。目前公司已擁有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檢測設備,具有很強的生產能力和質量保證能力,充分保證了產品質量處于同行領先水平。公司現有計量檢測設備100多件(臺),共有專職計量人員2名,兼職計量員多名,確保企業(yè)經營管理活動中質量檢測、工藝控制、安全環(huán)保、能源物料等環(huán)節(jié)進行有效的控制。
二級計量保證體系會議程序工作安排
1、會議簽到(雙方)
2、企業(yè)介紹出席人員及企業(yè)匯報計量管理工作情況
3、介紹評審組成員及評審組分工
4、現場評審(引導員引路)
5、評審組開會
6、與企業(yè)領導交換意見
現場確認評審計劃
企業(yè)名稱
廣東XX電器有限公司
評審類別
初次評審 t復評審 監(jiān)督評審
評 審 依據
1、《計量法》
2、GB/T19022(idt:ISO10012)
3、二級計量保證體系確認要求
4、其它:公司計量體系手冊文件計及體系第三層次管理、技術文件
評審
范圍
公司范圍內涉及到計量管理、計量技術方面的資料及現場
二 級 確 認 評 審 工 作 日 程 安 排
日期
時間
工作內容
審核員
備注
9:00~9:50
首次會議
9:50~12:00
硬件組:現場評審
軟件組:資料評審
13:30~15:30
評審意見匯總
15:30~16:00
與企業(yè)領導交換意見
16:00~16:30
末次會議
首次會議簽到表
企業(yè)名稱
廣東XX電器有限公司
會議名稱
t首次會議
末次會議
地點
公司會議室
會議日期
評審組長
企業(yè)負責人
參加人員名單
評 審 組
企 業(yè)
職位
簽 名
職務
簽名
評審組長
法人代表
評審員
評審員
評審員
技術專家
技術專家
特邀人員
特邀人員
特邀人員
計量保證體系確認評審報告
1、概況
1.1 負責組織評審單位名稱:順德區(qū)市場安全監(jiān)管局 評審時間:
評審組組長姓名: 評審員姓名:評審員姓名:
評審員證號:粵考量〔2011〕132號評審員證號: CMS-P-1858評審員證號:粵考量〔2011〕132號
1.2 企業(yè)名稱: 廣東XX電器有限公司 代碼:
法定代表人:蔡干強 職務: 董事長 地址: 佛山市XXXXXXXXXX
電話: 傳真: 郵編: 528322
1.3 企業(yè)人數600人 上年度銷售(經營)額:15699萬元 上年利稅:661萬元
1.4 企業(yè)主要產品或經營范圍:
支架、燈盤、筒燈、開關插座、LED光源、LED燈具系列產品的生產和研發(fā)。
1.5 企業(yè)申請評審范圍:
涉及該公司的車間、部門和相關資料
1.6 企業(yè)計量管理機構名稱: 計量室
負責人: 職務: / 電話:1
企業(yè)專職計量人數:2人 企業(yè)測量檢測設備總臺件數:89臺/套
1.8 企業(yè)計量保證體系文件目錄表
文件編號
文件名稱
備注
1
申請表
t
2
計量管理手冊(文件匯編)
t
3
計量管理程序
t
4
計量檢測設備概況
t
5
企業(yè)內部審核記錄
t
2、計量保證體系文件的符合性確認
序號
確認項目
符合
不符合
備注
1
企業(yè)計量方針及目的的制定
√
2
計量組織機構及職責的規(guī)定
√
3
各類計量人員職責的規(guī)定
√
4
計量內部審核和評審的規(guī)定
√
5
計量文件的批準、與控制的規(guī)定
√
6
采用法定計量單位管理程序
√
7
計量設備配置適用性的管理程序
√
8
計量檢測設備管理的程序
√
9
計量設備貯存與管理程序
√
10
計量設備量值溯源程序(溯源圖)
√
11
計量標準的管理程序
√
12
計量器具的分類管理程序
√
13
計量器具標志管理程序
√
14
對不合格計量設備管理的程序
√
15
記錄管理程序
√
16
檢定(校準)、測試實驗室與環(huán)境的管理程序
√
17
計量人員培訓、考核與監(jiān)督的管理程序
√
18
計量檢測設備一覽表
√
19
技術性規(guī)程、規(guī)范、程序的目錄
√
20
計量記錄表格匯編
√
3、計量體系評審結果
序號
評 審 內 容
實施情況
符合
次要不符合
主要不符合
暫不考核
備注
1
計量管理
1.1
人員是否了解并按計量法、計量方針的要求實施
√
1.2
計量管理機構、人員是否履行職責
√
1.3
企業(yè)是否按規(guī)定對管理進行審核、評審
√
2
計量單位
2.1
技術文件、資料是否采用法定計量單位
√
2.2
計量器具的配備是否采用法定計量器具
√
3
計量設備
3.1
產品設計/開發(fā)用計量設備的配備
√
3.2
工藝控制用計量設備的配備
√
3.3
產品檢測用計量設備的配備
√
3.4
經營管理用計量設備的配備
√
3.5
能源管理用計量設備的配備
√
3.6
安全與環(huán)保用計量設備的配備
√
4
計量檢測
4.1
產品設計/開發(fā)的計量檢測
√
4.2
工藝控制的計量檢測
√
4.3
產品的計量檢測
√
4.4
經營管理的計量檢測
√
4.5
能源管理的計量檢測
√
4.6
安全生產與環(huán)保的計量檢測
√
5
貯存與管理
5.1
計量設備的貯存與管理是否按程序執(zhí)行
√
6
量值溯源
6.1
計量設備的量值與管理是否按程序執(zhí)行
√
7
計量標準
7.1
計量標準裝置是否經考核合格
√
7.2
計量標準是否按周期檢定
√
續(xù)上表
8
計量檢定
8.1
是否編制計量器具臺帳并制定周期檢定計劃
√
8.2
強檢計量器具是否登記并執(zhí)行強檢
√
8.3
非強檢計量器具是否按規(guī)定檢定/校準
√
8.4
計量器具的標志是否與實際狀態(tài)相符
√
9
不合格計量器具的控制
9.1
不合格計量器具是否按規(guī)定程序管理
√
9.2
不合格測量數據是否得到有效追溯
√
10
記錄
10.1
計量管理記錄是否齊全
√
10.2
計量設備記錄是否齊全
√
11
環(huán)境條件
11.1
檢定/校準實驗室是否符合開展工作要求
√
11.2
檢測現場環(huán)境是否符合要求
√
12
人員
12.1
計量人員是否均具有相應的資格
√
12.2
計量人員的監(jiān)督管理措施是否執(zhí)行
√
12.3
計量人員的培訓是否按計劃執(zhí)行
√
末 次 會 議 簽 到 表
企業(yè)名稱
廣東XX電器有限公司
會議名稱
首次會議 t末次會議
地 點
公司會議室
會議日期
評審組長
企業(yè)負責人
參 加 人 員 名 單
評 審 組
企業(yè)
職位
簽名
職務
簽 名
評審組長
法人代表
評 審 員
評 審 員
評 審 員
技術專家
技術專家
特邀人員
特邀人員
特邀人員
列席人員
工 作 單 位
職 務
廣東省計量保證確認企業(yè)現場考核不符合項記錄表
評審員對 t文件審查時的完成時間日期:
t現場考核時的完成時間 日期:
被審核部門:品質部實驗室企業(yè)陪同人:
評審記錄:
依據的計量文件/審核要素:
不符合(次要不符合)項的事實描述:計量體系質量手冊文件中未明確規(guī)定管理者代表的管理職責。
上述情況為一個不符合(次要不符合)項,與廣東省企業(yè)二級計量保證體系確認規(guī)范 3-1.2的規(guī)定不相符。
結論:現場評審的情況,應引起被評審單位的重視,并按下列方式提供進行整改情況。
t提供必要的見證材料
現場整改的跟蹤情況
t提供不符合項的整改完成報告
評審員簽名:
被評審方確認意見: t確認不確認
被評審方代表簽名:
評審組長意見:
同意評審組意見,企業(yè)需在30日內盡快完成整改。
評審組長簽名: 日期:
注:本表一事一表
廣東省計量保證體系確認企業(yè)現場考核不符合項記錄表
評審員對 t文件審查時的完成時間日期:
t現場考核時的完成時間 日期:
被審核部門: 企業(yè)陪同人:
評審記錄:
依據的計量文件/審核要素:LPD/JLQ-06《法定計量單位管理程序》4.3
不符合(次要不符合)項的事實描述:作業(yè)指導書《罩極電機生產技術單》和《成品檢驗報告》使用非法定計量單位“Kg”和轉速單位“RPM”。
上述情況為一個不符合(次要不符合)項,與廣東省企業(yè)二級計量保證體系確認規(guī)范 3-2.1的規(guī)定不相符。
結論:現場評審的情況,應引起被評審單位的重視,并按下列方式提供進行整改情況。
t提供必要的見證材料
現場整改的跟蹤情況
t提供不符合項的整改完成報告
評審員簽名:
被評審方確認意見: t確認不確認
被評審方代表簽名:
評審組長意見:
同意評審組意見,企業(yè)需在30日內盡快完成整改。
評審組長簽名: 日期:
注:本表一事一表
廣東省計量保證體系確認企業(yè)現場考核不符合項記錄表
評審員對 t文件審查時的完成時間日期:
t現場考核時的完成時間 日期:
被審核部門:品質部實驗室 企業(yè)陪同人:
評審記錄:
依據的計量文件/審核要素:LPD/JLQ-02《計量記錄管理程序》4.2.2
不符合(次要不符合)項的事實描述:公司程序文件的計量記錄表格目錄中未體現表格的編號。
上述情況為一個不符合(次要不符合)項,與廣東省企業(yè)二級計量保證體系確認規(guī)范 3-10.1的規(guī)定不相符。
結論:現場評審的情況,應引起被評審單位的重視,并按下列方式提供進行整改情況。
t提供必要的見證材料
現場整改的跟蹤情況
t提供不符合項的整改完成報告
評審員簽名:
被評審方確認意見: t確認不確認
被評審方代表簽名:
評審組長意見:
同意評審組意見,企業(yè)需在30日內盡快完成整改。
評審組長簽名: 日期:你
注:本表一事一表
整 改 措 施
企業(yè)的整改措施及預計完成時間:
2018年08月26日,順德區(qū)市場安全監(jiān)管局組織評審組依據國家計量法、ISO10012:2003《測量管理體系 測量過程和測量設備的要求》標準相關條款和廣東省二級計量保證體系確認要求,對我公司申報的二級計量保證體系到期復查進行現場評審考核,評審組經過抽查計量技術文件和設備檔案以及部分原始記錄,并對公司計量器具的配備、現場使用、周期檢定校準等管理環(huán)節(jié)進行現場審核后,本著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認真、負責、客觀地提出3項次要不符合項:
1、 計量體系程序文件記錄表格清單欠缺保管年限。
2、 燈具事業(yè)部應急燈分廠車間在用《消防應急照明燈具安裝作業(yè)規(guī)范》中照明要求規(guī)定為“100±20英尺燭光”,未使用法定計量單位或附注計量單位換算公式。
3、 放置在應急燈分廠的環(huán)境試驗箱(出廠編號:20527)已損壞停用,未貼停用標識。
針對評審組提出的不符合項,我司領導連夜召開現場會議,進行分析研討,逐一進行布置任務,落實責任,要求由品管保障中心負責制訂整改計劃和整改措施并組織實施,所有不符合項的整改工作預計8月28日前完成,不符合項的整改措施詳見整改報告。
企業(yè)代表:(簽名)日期:2
廣東XX電器有限公司二級計量保證體系確認考核整改報告:
2018年08月26日,評審組依據國家計量法、ISO10012:2003《測量管理體系測量過程和測量設備的要求》標準相關條款和廣東省二級計量保證體系確認要求,對我公司申報的二級計量保證體系確認進行了現場評審考核。評審組分成兩個小組針對我公司相關部門進行現場觀察、詢問,采取抽查方式,抽查了部分技術文件、設備檔案、計量臺帳、原始記錄、檢測記錄及報告以及生產工藝過程檢測,產品終端控制檢驗記錄等原始資料,并對品管保障中心、研發(fā)部、生產車間等生產、檢測現場的計量儀器使用狀況進行了現場審核,通過現場對我司計量管理及計量技術分別考核和審核部分原始記錄后,評審組最后綜合評價確定有3個次要不符合項。公司領導對評審組指出的不符合項非常重視,末次會議結束后立即組織召集各部門主管領導及計量相關人員召開現場分析會,對不符合項逐項分析、研討、查找原因,制定整改計劃和糾正措施。
評審組在評審結論中提出的3個不符合項,我司領導非常重視,會后決議:一、立刻針對評審組提出的不符合項,逐一進行布置任務、落實責任、制定整改措施。
二、針對評審組的意見,開展全面普查,發(fā)現問題,立刻糾正并做好預防措施。
三、組織計量相關人員認真學習計量手冊、程序文件、檢定規(guī)程及有關內容,并嚴格貫徹執(zhí)行。
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及整改措施:
一、計量體系程序文件記錄表格清單欠缺保管年限。
1、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計量管理員編制計量體系文件時遺漏文件保管年限,主觀上對計量工作中計量文件管理不夠清晰。
2、整改措施:
舉一反三,在公司內部認真清理所有體系文件,確保符合省二級計量保證體系和公司計量管理體系的運行的要求,于8月27日前將修改的內容上報計量室。
二、燈具事業(yè)部應急燈分廠車間在用《消防應急照明燈具安裝作業(yè)規(guī)范》中照明要求規(guī)定為“100±20英尺燭光”,未使用法定計量單位或附注計量單位換算公式。
1、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因兼職計量員對計量法定計量單位(如kg, kW·h , MPa)認知水平不夠,故在制訂作業(yè)規(guī)范時未能準確填寫。
2、整改措施:
①按要求更正《消防應急照明燈具安裝作業(yè)規(guī)范》中法定計量單位。
②重新檢查公司計量管理記錄中是否仍存在不符合內容,如發(fā)現立即更正,同時組織公司計量管理人員對國家計量法律法規(guī)、計量基礎知識的培訓,提升公司人員計量管理水平。
三、 放置在應急燈分廠的環(huán)境試驗箱(出廠編號:20527)已損壞停用,未貼停用標識。
1、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因人員流動較大,兼職計量員對計量標識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未能及時根據儀器實際臺賬而跟換計量標識。
2、整改措施:
①對照公司檢驗標準和相關計量技術文件,確認該儀器已損壞。
②張貼“停用”標識,并盡快安排維修及送檢。
③加強對計量相關人員的責任心教育,要求在工作中務必認真仔細,嚴格執(zhí)行公司計量管理體系的規(guī)定。
總結:
一、認真貫徹執(zhí)行、落實整改措施
1、成立臨時整改小組,組長為公司品管保障中心經理,小組成員由相關兼職計量員和計量專職人員組成,整改工作由品管保障中心領導全權負責實施,計量室負責協調組織實施,采取專項專人負責制,責任到位,涉及到相關部門由組長統(tǒng)一協調處理,各負責人將整改書面材料上報給品管保障中心,經檢查驗收后上報審批領導確認。
2、嚴格按整改計劃時間內實施;并各自行追蹤檢查,以記錄形式書面材料及附件上報整改小組。
總而言之,至于上述不符合問題, 領導思想重視,親自組織會議,認真進行分析存在的問題,并舉一反三查找存在問題的原因,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杜絕類似問題的發(fā)生,對于上述問題在08月27日前已全部糾正完畢。
二、認真組織學習、提高計量管理法制意識
1、對計量體系文件和計量法規(guī)組織系統(tǒng)的學習和宣貫,組織相關部門領導
學習體系文件的各項計量管理制度、并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宣貫,使廣大員工認識做計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全公司倡導全員計量的工作思路。
2、組織管理評審和內部審核,有針對性地結合本次出現的問題重點檢查,發(fā)現問題嚴肅處理,杜絕類似問題的發(fā)生。
綜合上所述情況,衷心感謝評審組專家對我們工作的評審檢查,使我們充分認識到計量管理工作中不足地方及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過這次計量保證體系現場確認評審,使本公司在圍繞生產經營的計量管理工作上得到進一步的重視,為今后的發(fā)展做好了鋪墊。近年來我們的計量工作雖然有所進步,但是我們還應該不斷進行分析現狀、評估將來發(fā)展趨勢、研究計量設備配置的適宜性。評審組對我司計量工作現場評審,使我司計量管理人員認識到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對評審組發(fā)現的問題,我們已進行了歸納總結,避免問題的再次發(fā)生。這使本公司的管理、技術以及標準化水平不斷得到提升,同時節(jié)約了生產經營成本,降低物料的消耗,提高能源的利用,提高了產品質量,增強顧客滿意。在今后在工作中要更加大力宣傳能源計量相關法規(guī),加強計量人員的培訓教育,貫徹執(zhí)行計量保證體系的要求,進一步完善計量管理體系運行,強化計量管理與檢測基礎工作,向管理和技術進步要效益,努力提高計量管理工作水平。
廣東XX電器有限公司
評審組對企業(yè)整改措施的確認意見:
該單位原已通過廣東省二級計量保證體系評審,有一定的計量管理基礎,對企業(yè)內計量臺帳、計量器具的溯源、流轉等計量管理工作制定了完善的計量體系文件并遵照執(zhí)行。
針對評審組現場發(fā)現的不符合項,領導思想重視,親自組織會議,成立臨時整改小組,認真進行分析存在的問題,并舉一反三查找存在問題的原因,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杜絕類似問題的發(fā)生。
評審組確認該企業(yè)整改計劃和實施措施可行,計劃周密,責任明確到位,工作認真細致,問題認真對待,整改徹底;整改后企業(yè)計量管理工作有了較大提高,各項制度能夠嚴格執(zhí)行,計量人員管理意識進一步加強。
評審組根據廣東省企業(yè)計量保證體系確認方法和評審程序規(guī)定,確認該單位的計量體系達到廣東省企業(yè)二級計量保證體系規(guī)范條件的要求,同意上報審批發(fā)證。
評審組長(簽名):日期:2018年08月27日
續(xù)上表
主管人
審核
意見
主管人簽字:日期:
主管
部門
處領導
審查
意見
處領導簽字:主管處蓋章:日期:
主管
機關
負 責 人
審批
意見
主管局長簽字:審批機關蓋章:日期:
確 認
證 書
編 號
評 審 員 簽 字
姓 名
單 位
電 話
中圖分類號:R28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79X(2012)03-0117-03
質量風險管理是一種用于產品質量風險評估、控制、交流與審核的質量管理綜合行為。本世紀初,美、歐等國的藥品監(jiān)管機構相繼出臺藥品風險管理指南。我國2011年3月開始實施的《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guī)范(2010年修訂)》(GMP)也將風險管理的理念融入到藥品的質量管理中。藥品風險管理已經成為各國藥品監(jiān)督管理的重要措施和發(fā)展方向,通過對潛在的問題采取前瞻性的識別和控制手段,以達到最終目的――保護公眾用藥安全有效。
現行藥品GMP認證現場檢查結束后,各級認證管理中心一般都要求企業(yè)根據檢查提出的缺陷項目進行改正,并提交改正報告,方能進行下一步的審評審批流程。目前,各級認證管理中心對改正報告的評估大部分是根據評審人員的經驗來判定,評價辦法不夠科學和系統(tǒng)。本文嘗試用風險管理工具FMEA評價藥品GMP認證缺陷的改正效果,以供各級認證中心評審人員參考。
1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Failure Mode EffectsAnalysis,FMEA)
FMEA是目前國外在藥品行業(yè)應用較多的風險管理工具之一,它為工藝過程及其對產品性能的可能影響提供了一種對潛在失效模式的評估。一旦建立失效模式,風險降低就可用于消除、降低或控制潛在的失效。FMEA依賴于對產品和工藝的理解。在方法學上,FMEA系統(tǒng)將復雜的分析分解成一些可處理的步驟。這個工具可用于總結失效的重要模式、導致這些失效的原因和這些失效可能的影響。FMEA是一組系列化活動,一般包括: (1)找出產品、過程中潛在的失效模式; (2)評估各失效模式可能造成的影響極其嚴重程度(s); (3)分析失效發(fā)生的原因及其發(fā)生的頻度(O); (4)評估失效發(fā)生時的難檢度(D); (5)根據風險順序值(risk prioritynumber,RPN)綜合分析,確定應重點預防、控制的項目; (6)制定預防、改進措施,明確措施實施的相關職責; (7)跟蹤、驗證所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
2風險評價
各級認證管理中心審評改正報告的主要內容是評價改正前后的風險。使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比較已經識別和分析的風險與給定的風險標準,以確定風險的重要性。
依據風險的定義,風險(R)可以用兩個參數來表達:危害的嚴重程度(s)和危害發(fā)生的頻率(F),R=S×R因此在評估風險時需判定這兩個參數。評定風險等級時,常常還考慮另外一個因素:風險被檢測出(發(fā)現)的概率(D),如果能夠通過一種或多種檢查工具(或方法)很好地檢測出已知風險,即使其s和F都很高,但其產生后果的可能性卻很低,風險的級別會大大降低。
3風險等級確定
風險的等級可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式描述。定性的方式是采用綜合性的評價內容描述,帶有自覺因素,常用高、中、低表達。定量描述的方式是將以上定性的描述方式采用數字的表達方式代替,判定起來更直觀。如制定一個簡單的評分標準。
根據不同的應用范圍,可制定不同的評分標準,并可根據實際情況細化。通過評分區(qū)分風險因素之間的差別,然后3項評分值相乘,RPN用公式表示為:RPN=S×O×Dr3]。根據RPN值的大小,風險因素對產品質量影響輕重可以一目了然,有利于決策者對風險大的因素優(yōu)先采取措施,避免損失。
4缺陷改正效果
專業(yè)人員需利用專業(yè)知識和經驗評估風險隱患。針對不同的影響因素,評估時的分值可不同,但可接受及超過并需采取措施的RPN范圍值均應事先確定。按照表2確定風險等級,在審查改正報告中,如果企業(yè)通過改正措施,使RPN值降到70以下,即風險等級降到低,可認為企業(yè)改正到位;反之則要求企業(yè)繼續(xù)整改。
另外,實施降低風險的措施,可能會在系統(tǒng)中引入新的風險,或加大現有其他風險的嚴重性。因此有必要回顧風險評估,以確立在實施降低風險的程序后,風險可能出現的任何變化并評價這種變化。如果一個企業(yè)所有的缺陷項目經過整改后,沒有高風險的缺陷,可以判定企業(yè)通過認證,進入下一步程序。對于個別存在被動接受的中等風險,應在企業(yè)的下一次認證中,要求檢查組重點進行檢查。對于雖然通過認證,但缺陷項目較多的企業(yè),還應該提示監(jiān)管部門在日常監(jiān)督中多加關注。
5改正效果評價舉例
檢查中發(fā)現的缺陷項目為:稱量間捕塵措施不到位。
5.1評價缺陷項目的風險
(1)發(fā)生的頻率(O):是在現場檢查中發(fā)現的缺陷,可以認定發(fā)生的可能性高,定為7分; (2)嚴重性(s):擴散的粉塵增加空氣凈化系統(tǒng)的負荷,甚至引起交叉污染,定為6分; (3)可檢測性(D):根據企業(yè)的環(huán)境監(jiān)測和驗證情況,可定為4分; (4)RPN=S×O×D=168; (5)RPN>~100,判定風險等級為高。
5.2企業(yè)的整改措施
(1)拆除排風用的吸塵器,改用一定功率的鼓風機,加裝防止倒灌措施,并直排室外: (2)把通風櫥的吸風口從上部改為下部靠近稱量處的位置:(3)在通風櫥口,加裝隔離的塑料簾; (4)選擇易產塵的物料,在稱量時做懸浮粒子的動態(tài)監(jiān)測,結果未超標。
5.3評估整改后的措施風險
(1)根據企業(yè)的整改結果,危害發(fā)生的可能性稀少,O分數可定為2分,s、D分數不變。RPN=2X6X4=8。RPN
5.4可以評判企業(yè)這條缺陷基本整改到位。
6結果和討論
在GMP認證過程中,檢查組確定藥品生產企業(yè)缺陷項目的過程就是一個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評價的過程;企業(yè)改正缺陷項目,是一個風險控制和審核的過程;認證中心的審查人員審核企業(yè)的缺陷項目和改正報告,并決定是否繼續(xù)整改或通過認證檢查的過程,也可認為是一個風險評價和審核的過程。
風險管理工具FMEA,給認證審評工作提供了一個系統(tǒng)的工具,使工作更具科學性。但對于整改要求很簡單明確的缺陷,沒必要使用FMEA,可不進行評估,直接判斷,如:個別儀器未檢定、部分人員未查體等。
風險管理的最大挑戰(zhàn)是執(zhí)行風險管理的工作人員所具有的專業(yè)知識。風險評價要求對風險的等級做出主觀的評價,審核人員會因為背景不同給出不同的分數。在評價過程中,還要注意同樣一條缺陷項目,在不同的劑型和品種上,可能給出不同的分數。另外,整改后有無新的風險的產生,也要靠審查人員的專業(yè)知識和經驗進行判斷。所以加強人員的培訓和學習,掌握一定的專業(yè)知識,才能用好FMEA這個工具。
企業(yè)也可以使用此方法解決藥品質量管理出現的問題,如可以從降低風險的發(fā)生概率和危害程度、增加可檢測性等3個方面,整改各種審計發(fā)現的問題,并利用FMEAI具評估整改的效果等。
(一)加強獸藥生產環(huán)節(jié)監(jiān)管,抓好源頭治理。
1、突出重點抓好重點監(jiān)控企業(yè)的整改。在農業(yè)部2011年第一期獸藥質量抽檢通報中肥神集團有限公司被列入獸藥GMP重點監(jiān)控企業(yè),我市在省局4月17日重點監(jiān)控企業(yè)整改會議后即于4月18日協同省局獸藥GMP重點監(jiān)控企業(yè)整改督導組深入企業(yè)整改;于5月9日到企業(yè)現場監(jiān)督銷毀召回的不合格產品9件多;于5月15日約會企業(yè)到市局作有關整改、申訴的調查;于6月10日列席了農業(yè)部獸藥GMP專家組飛行檢查;其間多次直接或督促縣局到企業(yè)進行整改,督促企業(yè)警醒、反省,收到了良好效果;自4月17日后,企業(yè)停產整頓組織員工學習獸藥GMP知識,從各個環(huán)節(jié)自查自糾,召回了不合格品,寫出了深刻的自查報告。
2、加強對獸藥質量通報中不合格產品企業(yè)的治理。2011年第一期獸藥質量抽查通報涉及不合格產品的生產企業(yè)共六家,肥神集團為重點監(jiān)控,倍樂瑞克動物藥業(yè)有限公司(4個批次)、巴爾動物藥業(yè)有限公司(2個批次)、市榮州獸藥廠(1個批次)、省倍樂飼料有限公司(1個批次)、吉星動物藥業(yè)有限公司(4個批次)。上述企業(yè)均由市局牽頭,市、區(qū)、縣主管部門共同到企業(yè)進行了整改,清查了上述六家企業(yè)庫房,未發(fā)現通報中不合格品的同批號產品,檢查了退貨情況、生產、銷售情況,督促企業(yè)實施召回,共召回、銷毀23件另1589袋(合),肥神集團由市局現場監(jiān)銷,巴爾藥業(yè)、榮州獸藥由縣局監(jiān)銷,吉星由企業(yè)自銷有照片,企業(yè)分別寫出了不合格產品的整改報告和企業(yè)的全面整改報告、市局要求對其存在的問題限期整改。
3、嚴格監(jiān)控非GMP企業(yè)動態(tài)。《通報》對我市原市動物藥品廠非GMP產品在市場流通要求查處,我局于四月二十日找到原企業(yè)法人王前勁要求其履責收回流通環(huán)節(jié)產品并進行銷毀,同時,我局責成原企業(yè)所在地大安區(qū)主管部門再次檢查了生產區(qū)域,確未發(fā)現其進行生產。
4、督促企業(yè)停止生產已廢止的地方標準產品。在今年4月30日后禁止流通的省第二批獸藥地方標準產品,涉及我市肥神、倍樂、巴爾、榮州獸藥,我市在禁止流通前已要求企業(yè)停止生產。
(二)整頓和規(guī)范獸藥市場。
上半年,全市共出動車108臺次,555人次,按方案要求,做到月月有清查,平時不定期抽查,檢查經營業(yè)主345個(次)。共查獲過期地標產品,過保質期等劣獸藥122公斤,貨值2200元;非GMP企業(yè)產品12公斤,貨值200余元,所有查獲的假冒偽劣產品均實行銷毀。
1、違禁藥品。在歷次檢查中,違禁藥品均是清查的重中之重。檢查中未發(fā)現金剛烷胺、利巴韋林、瘦肉精、氯霉素、痢特靈等違禁藥品銷售。也未發(fā)現原料藥拆零銷售。
2、生物藥品。重大動物疫病防疫所需的生物疫苗一直是由市、區(qū)、縣、鄉(xiāng)動物防疫機構在主管,其管理制度、供應記錄清楚完備,滿足了工作需要。在市場上通過數次突擊檢查,也未查獲經營獸用生物制品的,主要是其經營手段十分隱蔽,人貨分離,查處難度大。
3、獸藥標簽說明書。個別獸藥GMP企業(yè)在其原未通過獸藥GMP認證時的包裝上以加蓋GMP字樣等形式使用包裝,發(fā)現的采取量小銷毀、量大退貨。
4、加強經營市場獸藥質量狀況的監(jiān)控。今年我市在兩縣一區(qū)抽取市場獸藥50個樣品,送省監(jiān)測。
(三)引導、規(guī)范獸藥的使用環(huán)節(jié)。
1、加強宣傳與檢查,實行人藥、獸藥分離。我市通過會議等方式進行宣傳,人藥不獸用,并結合防疫檢查等開展基層獸醫(yī)藥箱檢查,從檢查看總體情況是好的。
2、在規(guī)模場建立用藥記錄追溯制。結合安全畜產品工程的實施,全市對存欄蛋雞1000只以上,出欄肉雞1000只以上,生豬存欄50頭以上等適度規(guī)模戶全面開展建立用藥記錄,以此檢查其是否使用違禁藥物、過期失效藥、是否執(zhí)行休藥期等,檢查規(guī)模養(yǎng)殖戶191家,未發(fā)現違規(guī)行為。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周密布署,加強考核。結合農業(yè)部、省局的獸藥市場專項整治方案,針對我市獸藥市場的特點,我市制定了《市2011年獸藥市場專項整治方案》、《市2011年獸藥市場專項整治工作考核辦法》下發(fā)到區(qū)縣,將此項工作納入了對區(qū)、縣的目標任務考核。
(二)積極引導、規(guī)范經營使用行為。
1、加強了宣傳。大多數區(qū)縣結合安全畜產品的建設工作,對規(guī)模養(yǎng)殖戶發(fā)放了《省無公害畜產品管理試行辦法》、《無公害畜產品獸醫(yī)防疫規(guī)范》,使養(yǎng)殖戶知道了怎樣規(guī)范用藥。
2、在考核辦法中明確要求逐步建立獸藥GMP,大安區(qū)統(tǒng)一制作了《獸藥采購與入庫保管制度》、《獸藥經營質量管理制度》等獸藥經營制度,要求經營者裝訂上墻。
3、在使用環(huán)節(jié),自井區(qū)幫助養(yǎng)殖戶建立了用藥治療、預防記錄,基本實現了用藥可追溯。
(三)加強經營者相關法規(guī)規(guī)定的培訓學習,提高從業(yè)者素質。
結合年初換發(fā)《獸藥經營許可證》,以區(qū)縣為單位針對日常檢查中發(fā)現的問題,及時組織獸藥經營者進行《獸藥管理條例》等相關法規(guī)規(guī)定的培訓學習,且實行了考試考核合格后方可辦理《獸藥經營許可證》的管理辦法,不斷提高從業(yè)人員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覺性。
(四)加快了打擊假劣獸藥的反應速度。一經發(fā)現或接到舉報,市、區(qū)縣配合密切,迅速反映,情況互通,加大了對可疑行為的清理力度。
三、存在的問題
地標產品太多,監(jiān)管難度大,收效不好。地標產品各省都有,在全國范圍流通,而作為基層監(jiān)管部門又缺乏一個權威、全面的資料庫來核定其真?zhèn)?,客觀上讓假劣產品有了生存空間。
存在問題:檢查中發(fā)現,個別信用社沒有設置臺帳或臺帳與借據不符。
對支農再貸款臺帳登記、發(fā)放和歸還情況,只是逐戶登記金額和日期,未能真實反映出各個借款人的詳細使用狀況。
整改情況:要求各信用社嚴格按照《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對農村信用社貸款管理實施細則》有關規(guī)定操作,利用每月1號會計例會時間,加強對再貸款管理人員的業(yè)務培訓。實現統(tǒng)一的帳務處理方法,明確反映借款人再貸款的使用及歸還情況,真實反映再貸款的使用進度,達到支農再貸款帳務管理的規(guī)范化和科學化。
二、對再貸款使用投向不準,存在貸款用于非農業(yè),貸戶身份為非農戶現象的整改情況
存在問題:檢查中發(fā)現,個別農村信用社再貸款投向非農業(yè),此類現象不符合《中國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再貸款管理暫行辦法》第四章第三十一條“再貸款應集中用于發(fā)放農戶貸款,重點解決農民從事種植業(yè)、養(yǎng)殖業(yè)及農副產品加工業(yè)、儲運業(yè)和農村消費信貸等方面合理資金需求”的要求。
整改情況:接到《通報》以后,聯社對再貸款使用投向不準的信用社,及時下發(fā)了限期整改通知書,要求涉及問題的信用社在200x年12月底之前整改完畢,并給予了通報批評。對問題較為突出的順店社,要求該社盡快出臺整改意見報聯社計劃信貸科,聯社將視情況作進一步處理并監(jiān)督整改,確保支農再貸款投向的合規(guī)性。
三、貸款存在逾期,致使支農再貸款形成風險的整改情況
存在問題:部分貸款存在逾期現象,個別信用社為完成年度其他各項工作任務,在支農再貸款方面疏于管理,使部分貸款沒有換據或沒有及時收回。
整改情況:對貸款出現逾期的現象,已專項向領導作出了匯報,現已協調資產科出臺了以下意見:一是對200x年以來新發(fā)放形成不良的貸款必須收回,否則按照禹農信聯〔200x〕142號文件規(guī)定嚴肅處理。二是要對2006年以來新發(fā)放貸款到期必須收回,發(fā)現1筆形成不良的,信用社主任就地免職。三是對于賬面中隱含的大量不良貸款,要求各信用社必須迅速行動,該換據的換據,該的,爭取在年底前解決這部分問題。
四、對再貸款發(fā)放使用中存在壘大戶現象的整改情況
存在問題:在檢查中發(fā)現,個別信用社為逃避監(jiān)督,簡化貸款審批手續(xù),把大額貸款化整為零壘大戶,增加了支農再貸款的風險。
整改情況:這種現象的發(fā)生,主要是以前年度信息系統(tǒng)不對稱及監(jiān)督管理不完善等原因造成。今后,聯社業(yè)務科將嚴格把關,審查一筆貸款,先通過“信貸咨詢系統(tǒng)”查詢把關,無質疑的,再建議審批備案。對一戶多筆、壘大戶等以逃避聯社審批為目的發(fā)放的貸款,聯社業(yè)務科在加強監(jiān)督的同時,將積極協調稽核部門進行后續(xù)稽核,凡出現此類情況的信用社,一經發(fā)現,將給予嚴肅處理并督促整改。
五、貸款發(fā)放手續(xù)不完善的整改情況
存在問題:檢查中發(fā)現,個別信用社發(fā)放支農款時手續(xù)不規(guī)范。